施河乡科技兴农取得实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826
颗粒名称: 施河乡科技兴农取得实效
分类号: F303.3
摘要: 近年来,淮安市施河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三高”农业的重头戏业抓,涌现出20多名学科技、用科技的“种养加”能人,10个多种经营典型,实现农业年总产值近1个亿。订好科技报。在每年报刊征订中,该乡党委总是在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同时,《江苏科技报》上学的。
关键词: 农业经济建设 科技推广

内容

本报讯近年来,淮安市施河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三高”农业的重头戏业抓,涌现出20多名学科技、用科技的“种养加”能人,10个多种经营典型,实现农业年总产值近1个亿。
  订好科技报。在每年报刊征订中,该乡党委总是在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同时,《江苏科技报》上学的。
  上好培训课。针对有些农民文化程度低,看不懂或运用科技知识不够灵活的实际,该乡每年按不同季度举办各种培训班,邀请两淮农技专家来乡举办讲座,使群众掌握实实在在的农业科技。该乡陆河村原支部书记赵彦文承包了近20亩水面,起初由于缺少水产养殖技术,不遗余力地动员群众征订各种科技读物。为激励群众征订的积极性,该乡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群众征订补贴,还优先优惠为特困户征订科技报、致富报等,受到了群众欢迎、称赞。使群众征订热情高涨。每年全乡自费订阅的科技读物达60余份。女能人杨秀兰种植的桃、葡萄等病虫防治技术就是从全家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结果还亏了两千多元。后来,他连续参加了几次培训班,有时还将养殖的甲鱼提到课堂向专家请教养殖技术,加之在乡机关有关专业水产技术的大学生帮助下,使自己的水产养殖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去年赢利5万多元。
  (季玉)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季玉
责任者
赵彦文
相关人物
杨秀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施河乡党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安市
相关地名
陆河村
相关地名
施河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