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东村翻身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780
颗粒名称: 镇东村翻身记
分类号: F323.8
摘要: 灌南县新安镇镇东村在市场大潮中,敢立潮头,经济迅猛发展,整个村子红红火火,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明星村”、“双富村”。1985年,曾在部队服役五年、获得三次嘉奖的江顺绪被推上镇东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摆在江顺绪面前的是一个“穷”字:镇东村靠近县城,以种菜为主,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扩大,土地逐渐减少,全村耕地面积不足30亩。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收入

内容

灌南县新安镇镇东村在市场大潮中,敢立潮头,经济迅猛发展,整个村子红红火火,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明星村”、“双富村” 。
  1985年,曾在部队服役五年、获得三次嘉奖的江顺绪被推上镇东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摆在江顺绪面前的是一个“穷” 字:镇东村靠近县城,以种菜为主,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扩大,土地逐渐减少,全村耕地面积不足30亩。仅仅30亩地,怎能使全村人填饱肚皮? !出路在哪里? 一位支部委员的谈话使江顺绪眼睛一亮,“我村地域内有七、八个死水塘,城区的污水大都排放其中,污染比较严重,群众苦不堪言……”“能否改造废鱼塘变害为利、造福于民呢,能否向死鱼塘要宝,在废水沟淘金呢? 于是他当即请科技人员作了一次预算。不久,结果出来了:只需动用少量的财力,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效益却大为可观,搞得好的话,一年能创利二万余元。
  经过科学论证,党支部决定开发污水塘,走水上致富路。经过两个月的苦干,全村所有污水塘被整修为鱼塘,疏浚了一批废沟渠,请示上级搬走了几家排放污水的化工厂,重新引进盐河水,连片开发,又从南方购了大批鱼苗进行投放。一年下来,创收二万元。如今,镇东村鱼塘拥有160亩。其中,连片大塘50亩,有30亩实行了精养,20亩搞特种养殖,年创收9万元,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改善了城区的环境。
  在建好养鱼塘的基础上,江顺绪又率领村民建起了2个商店、6个饭店。
  村里有了一两个项目,并不代表全村人民都走上了小康的道路。只有家家都富了,集体才能富。镇东村地处城区中心,发展商业、服务业,占地利优势。只要村民们胆子放开干,不愁村子富不起来。党支部放手发动群众,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鼓励和帮助村民们经商做生意。该村孟华奇经营车辆油漆,由于业务量比较大,江顺绪为使他的企业能如期挂上执照,曾四次召开党支部会议,一次就借给他几万元,老孟也一跃成为该村的首富。1988年,村里兴建一座综合性商业大楼,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兴办商饮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1992年上半年,由村里集资兴建了造价80万元的镇东商业大楼,一下子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1993年开张营业,年底一核算,大楼商场、饭店、旅馆部营业收入96万元,上交村纯利7.2万元;1994年,全部还清了债务,赚利10.2万元,年底,镇东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 “双富村” 。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立荣
责任者
江顺伦
责任者
江顺绪
相关人物
孟华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灌南县
相关地名
新安镇
相关地名
镇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