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小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514
颗粒名称: 风筝小史
分类号: I207.7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风筝的国家。相伟春秋时期,鲁国公输般看到在空中盘旋飞翔的鹞鹰而受到启发,曾用竹木做成“木鹞”,以便观察宋国都城情况。实际上,这木鹞即是风筝的前身。在我国有了纸的发明以后,人们便用纸做成轻便的“纸鹞”。到了五代时期,李邺又在纸鹤上系上竹哨。当纸鹞借助风力飞向天空时,便发出如同吹笛、弹筝的声响,因此人们便把系在纸鹞上的竹哨称之为“风笛”,而把纸鹳称之为“风筝”。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散文

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风筝的国家。相伟春秋时期,鲁国公输般看到在空中盘旋飞翔的鹞鹰而受到启发,曾用竹木做成“木鹞”,以便观察宋国都城情况。实际上,这木鹞即是风筝的前身。在我国有了纸的发明以后,人们便用纸做成轻便的“纸鹞”。到了五代时期,李邺又在纸鹤上系上竹哨。当纸鹞借助风力飞向天空时,便发出如同吹笛、弹筝的声响,因此人们便把系在纸鹞上的竹哨称之为“风笛”,而把纸鹳称之为“风筝”。
  到了宋朝,还有人在风筝上装上火药,将缚在导火线上的一段香火点着,把它放到敌营上空爆炸,借以扰乱敌军,乘胜追击,克敌制胜。人们把这种风筝称之为“神火飞鸦”。
  到十八世纪中叶,我国制作的风筝方才传到国外。风筝引起了外国人的强烈兴趣和科学家的好奇。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曾在雷雨到来之时利用风筝证实了雷电是云层中的放电现象,从而使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作出了贡献,发明了避雷针风筝还给人们带来了飞向太空的奇妙的遐想。正因为如此,才使美国的莱特兄弟能在1899年首先做成了一架双身飞机。他俩和其他人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进行近千次的滑翔飞行.1903年,他俩终于制造成一架用内燃机作动力的有人驾驶飞机。同年12月17日,在基蒂霍尔终于试飞成功。飞行时间达59秒,飞行距离达852英尺。莱特兄弟之所以有此发明,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和勇气,而这信心和勇气正是来源于中国风筝所给他们的启迪和激励。
  到了近代,我国制作的风筝越来越精美了。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其中以山东的潍坊、天津、北京、江苏的南通等地制作风筝的历史最为悠久。潍坊还有一个专门的风筝协会,1984年,盛况空前的国际风筝会曾在这里举行,会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风筝爱好者高度赞扬了中国的风筝。在日本东京博物馆所珍藏的风筝中,潍坊的风筝就有10只。1915年,天津的风筝艺人魏元素制作的彩绘风筝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汪传华
责任者
李邺
相关人物
富兰克林
相关人物
莱特兄弟
相关人物
基蒂·霍尔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京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鲁国
相关地名
宋国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潍坊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江苏
相关地名
南通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澳大利亚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