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512
颗粒名称: 借书
分类号: I207.7
摘要: 凡读过几本书的人,大抵都有向别人借书和借书给别人的经历,我亦不例外。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班上新来了位朱老师,女的,年轻人,教我们语文兼做班主任。我因为爱读课外书,作文写得好些,常受她夸奖。时间长了便成了朋友,我就常到她家去玩。在她家里我看到了当时觉得数量真不算少的书,有《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一本接一本地向她借来看。她不但大方肯借,还给我讲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样一直继续到我上初中。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散文

内容

凡读过几本书的人,大抵都有向别人借书和借书给别人的经历,我亦不例外。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班上新来了位朱老师,女的,年轻人,教我们语文兼做班主任。我因为爱读课外书,作文写得好些,常受她夸奖。时间长了便成了朋友,我就常到她家去玩。在她家里我看到了当时觉得数量真不算少的书,有《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一本接一本地向她借来看。她不但大方肯借,还给我讲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样一直继续到我上初中。虽然我当时还难以将这些大部头书中的字认全,但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了杨子荣、金环、保尔•柯察金。这些人物形象活在了我的脑子里,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和思想行为。
  岁月催人老,一晃三十多年。儿子很快也到了我当年向老师借书读时的年龄。不过他却没有时间去读那么多长篇小说,而是终日埋头在功课里。从初中到高中,他都在市区一所重点中学念书。
  和我同住一幢宿舍楼的同事家中,有五六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多数与我儿子同校,但都比我儿子低一两个年级。说来有趣,打从儿子上初中起,这几家人就时常登门借我儿子用过的旧课本。儿子功课忙得无暇接待这些借书者时,就由我全权代理。或许是我小时候朱老师热情借书给我的往事使我感激至今的缘故吧。凡上门来的,一概有求必应。
  一天,我从外面回来,老婆告诉我,邻居老王刚刚帮他女儿把一本什么初二政治教材借走,老周又来为他儿子借。老婆为了安慰扑空的老周,就对他说什么你和我们家老吴是一个办公室的,当然应当先借给你,只是你来迟了。以启要什么书,早点打声招呼,我别人不借留给你。老婆当即遭到我的痛斥。这算什么,如果为区区一本书也要分出远近亲疏,那这个世界上要搞出多少宗派来?于是,我彻底地执行“有借无类”的主张,谁捷足先登都借,后来者借不到不怪我。几年下来,虽然供求矛盾异常尖锐,倒也不曾在同事和朋友之间闹出一点意见来。
  去年夏天那场酷热使人难忘,但欣喜的是它成了我儿子艰辛中学生活的终点。那场酷热过去后,儿子考取外地一所医科大学,去圆他白衣天使的新梦去了,留下满满一书架子课本和许许多多的参考书。老婆要把这些书卖给天天在楼下叫唤着收购旧物的人,被我制止了。
  不久前的一天,我正吃着午饭,电话铃骤然响起。拿起耳机,同事老万的声音急促传来:高三化学补充教材还在吗?我依照惯例回答: 不清楚,你过来看看吧。刚放下耳机,老万和他儿子的脚步声就响上楼来。不一会儿,老万的儿子小万满脸喜悦地拿着他要的书回去了。
  老万小万刚走几分钟,和我同住一楼的小端木又来敲门,也是要借高三化学补充教材。我只好如实地告诉他被老万借走了。为了安慰小端木,我竭力劝他挑选了几本别的参考书带走了。
  我望着小端木下楼的背影,心里忽然有些酸楚。生活中两段借书的经历,给人的感受是多么不同呵。我怀念少年时代的往事,那一本又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是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借阅的,里面的故事至今充实着我的精神生活。可是今天,我们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呢?他们能够像我当年那样带着认识世界的渴求去借自己想读的书吗?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家凯
责任者
杨子荣
相关人物
保尔·柯察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