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办公业带动淮安乡村工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488
颗粒名称: 大户办公业带动淮安乡村工业发展
其他题名: 已建成的专业村组超过五百个
分类号: F326.5
摘要: 淮安市全面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在振兴乡村工业中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了全市乡村工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跌打滚爬出来的个体私营大户,大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他们成功经验是发展乡村工业不可多得的财富。为了让大户们在新天地里施展拳脚,该市全力帮助他们筹集资金,分析市场,提供科技信息。
关键词: 农业部门经济 农产品加工工业

内容

淮安市全面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在振兴乡村工业中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了全市乡村工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跌打滚爬出来的个体私营大户,大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他们成功经验是发展乡村工业不可多得的财富。为了让大户们在新天地里施展拳脚,该市全力帮助他们筹集资金,分析市场,提供科技信息。并利用大户的龙头作用,带动全市的乡村工业发展。到去年止,全市已出现各类经营大户6679个,全都成了各乡村经济的“排头兵”、“领头雁”。1990年,该市电缆业行家孙兆祥投资2万元将席桥乡李席村的翻砂厂改建成一个小型电缆厂,经过5年苦心经营,到1994年底,产值已达3000万元,利税378万元,占了全乡上交税收的二分之一强。今年他又投资1600多万元新上了高科技的辐射交联电缆和光圈电缆项目,这在全国是第四家。该厂的兴起,为席桥乡其它村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仅生产电缆盘的邮电电缆附件厂,去年产值就达500多万元,税利60多万元。现在该乡近20个企业的经营范围已拓展到农机修造、化工、运输、铸造等40多个项目。1994年全乡村工业总产值达60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近60%。同时,由于能人大户走南闯北,信息灵通,市场行情看得准,为乡村工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助动力。朱桥镇的能人大户去年共为家乡提供有价值经济信息66条,义务为镇村企业联系销售业务45批,总额530万元,支持新上工业项目11个,与镇村合办工业项目13个。
  去年,该市工业产值超百万元的村有226个,超1000万元的乡村工业企业达14个。全市乡村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比1993年增长了61.1%。目前,该市乡村工业在大户的带动下,已建成专业村组分别达40个、466个,基本形成了以建材、化工、纺织、机电、冶金等行业。丝织毯、丝绵被胎、玩具、肠衣、桐木侧板、钛白粉等10多个产品已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刘宏伟丁小松)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宏伟
责任者
丁小松
责任者
孙兆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邮电电缆附件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安市
相关地名
李席村
相关地名
席桥乡
相关地名
朱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