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403
颗粒名称: 努力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分类号: D267
摘要: 干部下基层,如何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根据对前几年下派干部工作的实践,我认为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抓好眼前,做好下派期间的工作,又要着眼于未来,做好走后的基础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避免短期行为,只顾自己下派期间的成绩,急功近利,订计划鼠目寸光,干工作“杀鸡取蛋”。
关键词: 党的基层工作 基层工作

内容

干部下基层,如何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根据对前几年下派干部工作的实践,我认为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抓好眼前,做好下派期间的工作,又要着眼于未来,做好走后的基础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避免短期行为,只顾自己下派期间的成绩,急功近利,订计划鼠目寸光,干工作“杀鸡取蛋”。做到既有长远计划,打好基础;又脚踏实地干好当前,使群众尽快受益。
  二、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要治“标”还要治“本”。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就现象抓现象,不抓深层次的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可能彻底地帮助下派单位治贫致富贫困乡村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比如,财务问题、班子问题、路子问题、思想问题等等。下派干部要从诸多的问题中找到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花大力气解决根本问题。同时,也要处理好其它次要矛盾,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
  三、“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一些贫困乡村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薄弱,患有严重的“贫血症”。有必要采取点“输血”的措施,给予一定的经济、物质援助。但这不是解决脱贫致富的根本办法,重要的是要培养、提高他们自身造血功能,帮助下派单位找到一条因地制宜、适应市场经济、治贫致富的路子。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搞好社会治安,抓好理论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法制学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有利于推动和保证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既抓精神文明建设,又抓物质文明建设,才能使下基层工作富有成效,也有利于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卫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江苏淮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