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铁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019
颗粒名称: 活着的“铁人”
其他题名: 记涟水公路管理站时码工区主任汪美培
分类号: K828
摘要: 最近,我们在涟水采访了一位身患癌症,手术后整整10年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提起他,许多人都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他是一个活着的“铁人”。他叫汪美培,49岁,现任涟水县公路管理站时码工区主任。1979年7月,响应号召插队在涟水县五港公社(现为五港镇)的知识青年汪美培,被分配到涟水公路管理站。站里交给他的具体任务,是养护时码道班辖区1.8公里路段。
关键词: 人物传记 社会各界人物

内容

最近,我们在涟水采访了一位身患癌症,手术后整整10年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提起他,许多人都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他是一个活着的“铁人”。
  他叫汪美培,49岁,现任涟水县公路管理站时码工区主任。
  1979年7月,响应号召插队在涟水县五港公社(现为五港镇)的知识青年汪美培,被分配到涟水公路管理站。站里交给他的具体任务,是养护时码道班辖区1.8公里路段。听说分了这么个工种,汪美培的亲朋好友都来劝:你跟烂泥巴打了十多年交道,扫马路还是面向黄土背朝天,赶快找人换别的吧。汪美培笑着拒绝了:干啥不一样?扫马路不是革命工作?汪美培负责的这段路为砂石路面,建于“大跃进”年代,路龄长,路况差。每天,汪美培天不亮就扛着扫帚、铁锹、耙子上路了,常常是天黑透了才回家。上面下拨的养路经费少,买不起路沙,老汪就以土代沙进行养护。1979年末的一个上午,北风呼啸,气温降到摄氏零下5度,汪美培只穿裤头、背心,推着车子取土,正好被去灌南开会的市公路处领导发现。几位领导立即下车,仔细询问了老汪的姓名、工种。不久,公路处党委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发出了向汪美培学习的号召。
  汪美培负责1.8公里养护路段4年,该路段好路率4年都是100%。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站里提拔他担任时码道班班长。虽没有具体的养护路段任务,但老汪处处以身作则。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养路工谁家有急事不能上路,“替补队员”必定是他无疑。1983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老汪发现路上有100多米长一段泥、沙被来往车辆碾过形成一个个碗口大的 “泥丁子”,不及时清除,既影响车辆行驶,又损伤路面,“泥丁子”很硬,铁锹都铲不动,炎炎烈日下,汪美培找来凿子一米一米地凿,直到把所有的“泥丁子”清除干净。
  1984年9月,有一天汪美培忽然觉得吃饭咽不下去,他只以为是咽喉炎犯了,挺几天就能过去。没想到“咽喉炎”越来越重,汪美培来到时码卫生院,医院的初步诊断出来了一一食道癌 !自己的人生道路就这样结束吗?自己热爱的养路事业就要划上句号吗?汪美培恳求医生为他保密。回家后,妻子刘宝兰问得的是什么病,老汪说:“小病,咽喉炎。”每天,他照常上班,到哪个养护工段,就和工人们一起扫地,垫土……汪美培一天比一天消瘦,三个月后,站领导终于从医生口中得到消息。1985年元旦前夕,公路站领导找到正在路上扫路的汪美培:“赶快跟我们上县城 ! ”县医院诊断结果出来了: 食道癌。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也出来了:食道癌。
  1985年元月13日,汪美培住进了南京胸科医院,2月5日,做了食道切除手术。手术进行8个小时,老汪的食管被截去8厘米,左胸肋骨被拿掉一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汪美培放心不下他的时码道班。回到家身体稍见恢复,他就瞒过妻子悄悄骑着自行车上路了。阴雨下雪,他背把扫帚,看到路上有积水、积雪,就一点一点地扫掉;干旱天气,路面松散会出现“跳子”(石子裸露在地上),他就带个脸盆半盆半盆地浇路压土 。有一回,老汪去公路站报医药费,看到涟(水)新(集)路18KM弯道处大面积松散,连忙赶回家喊上儿子,爷儿俩一个在前面端水浇路,一个在后面挖泥撒土……本来体质就差加上劳累出汗,汪美培又病倒在床止,看望他的站领导开着玩笑责怪说:“老汪,这么玩命,谁少你钱啊? ”“既吃皇上三顿饷,生死卖予帝王家。”汪美培又是玩笑又挺认真地回答,“拿共产党的钱,就要替共产党干事。”拗不过汪美培的再三请求,1989年初,公路站领导终于同意他继续上班。1991年,站里研究决定,让老汪担任时码工区主任。时码工区公路养护区为5个乡镇、三个道班。
  肩上的担子重了,汪美培的干劲也更大了。手术后至今,老汪每顿只能吃不足常人一半的饭(多了就往外吐),且一天得服两次药(药一停就拉肚子)。几十公里长的路,汪美培骑车子一跑就是一天。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特地准备了一个提包,里面放上大饼、鸡蛋、药片,什么时候饿了,随时拿出来吃,药也不耽误服。当主任的第一年夏天,汪美培发现涟新公路12KM处出现“跳子”现象,第二天一早就赶到那里,整整忙了半天,一桶水有20公斤重,左臂不能提单用右臂,回到家老汪累得躺在床上不能动。刘宝兰知道后又疼又恨:“再这样做,我非到站里告诉你领导。”露了一回“馅”,汪美培对妻子也实行了“消息封锁”,每次在外忙累了,他就躺在床上哼道:“这腰哇,大概又犯阴天了。”28.246公里长的涟新公路有多少个弯,汪美培能一口报出;哪个路段容易“翻浆”,容易“跳子”,汪美培更是了如指掌。但“大包干”10多年了,家里的5亩承包田,他至今还不全清楚准确的位置。1991年插秧季节,刘宝兰病了,不能下田,老汪起早请亲戚帮忙,把人带到田里,他急匆匆赶去上班,帮忙的人栽了半天秧才知道不是汪家的田,弄得大家捧着肚子笑了半天。谈及这些,刘宝兰的眼里总是噙着泪花。她还同我们讲了一件事:“去年夏天,我生病发烧,门旁邻居带我到医院挂吊针。去人告诉他,他都不回家,说路上走不开。”刘宝兰说,她当时很生气,气了一阵又想通了 :各人有各人的责任,养路工不把路养好说不过去,况且老汪是名党员、工区主任,他做的还是对的。
  不计个人得与失,惟有奉献最荣光。在与病魔的抗争中,汪美培是强者,在平凡的养路工作中,汪美培是“铁人”。自1991年以来,时码工区道路完好率连年高于上级规定标准,去年比上年又提高2.3%。从事公路养护工作16年,汪美培年年受到有关主管部门表彰,还获得了县“五一”建功奖章。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毛宗俊
责任者
胡恒庆
责任者
汪美培
相关人物
刘宝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京胸科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
五港镇
相关地名
灌南
相关地名
涟新公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