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企业“先售后股”稳妥推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980
颗粒名称: 涟水企业“先售后股”稳妥推进
分类号: F271.1
摘要: 涟水县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既大张旗鼓、大刀阔斧地推行工商企业“先售后股”改革试点工作,又稳妥推进,注重实效,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生产两不误。目前,磷肥厂、高沟纸品厂等13家试点企业正顺利实施资产评估,全县80%以上工商企业1至2月实现了“开门红”。涟水县通过抽样对去年28家县属工商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发现资产流失近亿元,呆帐、死帐达800万元,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不从产权关系上进行根本变革,企业仍然不会找到“活水”。
关键词: 企业经济 企业体制改革

内容

涟水县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既大张旗鼓、大刀阔斧地推行工商企业“先售后股”改革试点工作,又稳妥推进,注重实效,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生产两不误。目前,磷肥厂、高沟纸品厂等13家试点企业正顺利实施资产评估,全县80%以上工商企业1至2月实现了“开门红” 。
  涟水县通过抽样对去年28家县属工商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发现资产流失近亿元,呆帐、死帐达800万元,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不从产权关系上进行根本变革,企业仍然不会找到“活水”。通过近两年三项制度改革以及去年公有民营改革,企业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提高,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去年全县储蓄存款余额4.78亿元,手持现金达7000万元,具有了一定的购股基础;通过乡镇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县属企业的风险抵押承包,全县85%以上工商企业有了“先售后股”的前期准备。在分析县情、找准优势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在2月上旬组织县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重点乡镇和企业负责人赴山东诸城参观考察,回来后,立即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把本县实际情况、改革目标、规划和方案一一告知干部职工。县报、电台、电视台等均开设专版、专栏和专题,宣传县情,介绍措施,推广经验,加强引导;各主管部门和企业分别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研讨会和对话会,听取工人心声、想法和建议;利用板报、橱窗、期刊等明确操作方法,澄清模糊认识,从而形成了干群想改革、话改革、自觉参与改革的强烈氛围。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企业的资产状况和 “有代表性、有积极性”的原则,确定在县磷肥厂、向阳化工厂等6家县属企业和高沟纸品厂、梁岔阀门厂等7家乡镇企业先行试点。为了保证“先售后股”顺利进行,县、乡和各有关部门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小组和单位一把手都分工到人,分工到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抓点带面,把这一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县里还从有关部门抽调熟悉经济工作的13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26名一般干部组成13个“先售后股”工作组,进驻13个试点企业;各试点企业也成立了由厂长任主任的改制筹委会,全权进行改制申请、可行性研究、操作实施和购股创立等;财政、税务、审计、国资和执法等部门也都全力以赴,搞好全方位跟踪服务。
  为保证改制效果,全县已在2月底完成了3个层次的“先售后股”业务培训。即抽调部分改制工作组队员参加市培训,回县后担任“技术指导”;组织试点企业厂长和财务、物资管理人员受训;组织评估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由于抓发动,抓班子,抓培训,13个试点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解放,人心稳定,热情高涨,蒋庵蚕药厂、县砂轮厂、县机电公司、河网预制厂等企业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精心操作,改制紧张进行,生产也红红火火。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机构

涟水县委
相关机构
涟水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诸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