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法官徐银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884
颗粒名称: 优秀法官徐银海
分类号: DF82
摘要: 在淮阴县人民法院,有一位深受称赞的法官,他,就是徐银海,县法院执行庭庭长。徐银海原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曾荣立过两次战功。任法官6年来,个人审结四百多件案件,无一错案。先后荣立过三等功,荣获“办案能手”、“优秀法官”称号。4%,使淮阴县人民法院的案件执行工作一跃跨入全市法院系统的先进行列。案件审结之后,被执行人上诉至市中级法院,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法院遂依法进行了强制执行,这起长达6年久拖未决的案件才得以了结。执行庭受理该执行案后,徐银海当即带领几名干警赶赴上海,与对方周旋三日。
关键词: 法官 司法制度

内容

在淮阴县人民法院,有一位深受称赞的法官,他,就是徐银海,县法院执行庭庭长。
  徐银海原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曾荣立过两次战功。转业到法院工作后,他时刻牢记入民法官的神圣职责。任法官6年来,个人审结四百多件案件,无一错案。先后荣立过三等功,荣获“办案能手”、“优秀法官”称号。
  了解人民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人民法院的执行庭,大都受理疑难案件的执行工作。执行庭工作好坏,直接体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能否得以体现。执行案件难,有时执行人还会遭到当事人的威胁、围攻和辱骂,甚至有生命危险》1993年下半年,徐银海任庭长后,面对庭里的案件执结率始终在50%左右徘徊的落后状况,组织全庭干警找原因,订措施,克服厌战畏难情绪。1993年,案件执结率就突破90%大关。当年,执行庭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集体,1994年案件执结率又达到97。4%,使淮阴县人民法院的案件执行工作一跃跨入全市法院系统的先进行列。
  1992年,该县某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在扩建房屋时,随意拓展自己的宅基地,挤占了道路,给附近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群众畏惧此人在地方的势力,敢怒不敢言。一些群众诉至法院后,县法院作出了令其拆除占道建筑的判决。案件审结之后, 被执行人上诉至市中级法院,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此后,徐银海等多次做其思想工作,指出其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但他仍置若罔闻,还威胁漫骂执法人员。法院遂依法进行了强制执行,这起长达6年久拖未决的案件才得以了结。
  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亵渎法律的经济掠夺行为。作为一名够格的人民法官,既要勇于撕破地方保护主义编织的网,同时也不能编织自己地方保护主义的网。
  去年年初,淮阴县物资回收公司与上海众三实业公司签订了购销钢材合同。可是,上海方面在收到30万元汇款后,既不按约付货,又不退回货款,致使拥有数十名职工的县物资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执行庭受理该执行案后,徐银海当即带领几名干警赶赴上海,与对方周旋三日。徐庭长心平气和,语。言棉里藏针:这30万也许不够你几日的挥霍,但对我们苏北一个小企业来说,却是个救命钱啊 !在觉察对方动心之后,细心的徐银海请来了《新民晚报》的一位女记者,借助新闻媒介的力量,终于迫使众三实业公司如数退还了货款。并按约支付了银行利息和实际支出费用。
  近年来,社会上拜金之风盛行,徐银海时常告诫自己要廉洁自律。他说:“我是人民法官,肩上扛的是神圣的天平,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保持它永不倾斜。”在6年的执祛工作中,每逢外出办案,吃饭、住宿都严格不超标准,也从不因私事向有关单位提任何要求,自己经手办的一千余件案件,每个案件都能得到正确的审理和执行。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杨青
责任者
董润生
责任者
徐银海
相关人物
曾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淮阴县人民法院
相关机构
淮阴县法院
相关机构
淮阴市中级法院
相关机构
众三实业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阴县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苏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