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伤员的安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649
颗粒名称: 为了伤员的安危
分类号: R459.7
摘要: 6时45分左右,浑身血迹斑斑的伤员被送到了医院,在王文昌的指挥下,一场抢救伤员的战斗开始了。放射科、化验室、输血员迅速进入各自岗位,医生、护士组成三个抢救小组,对伤员逐个进行清创、采血化验、拍片、检查。在查明伤势的同时,各抢救小组迅速对伤员施行了包扎、缝合、骨折牵引、复位固定、输血输液治疗。当晚7点多钟,伤势严重的丁单良发生继发性颅内出血、脑水肿,再次出现昏迷,沈院长当即决定,对丁单良实施颅内手术,一定要把伤员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
关键词: 急救医学 急救处理

内容

13日清晨6时半,晨练归来的市中医院党支部书记王文昌突然接到市交警一大队来报:两淮路机场路口,一辆满载玻璃、牌号为“江苏09—43583的解放牌货车与由阜宁方向开往淮阴的机动载客三轮迎面相撞。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当场死亡,7名乘客全部受伤,5名伤势严重,其中2名已处于昏迷状态。时间就是生命,这位军人出身的党支部书记闻讯后,立即召集全体医护人员火速前往医院集中,做好一切抢救伤员的准备,同时带领几名医护人员直接赶赴出事现场。生命就是一切,正准备送孩子上学的麻醉师陆延军放下孩子赶来了,副主任医师杜可荣放下饭碗赶来了,住在八二医院的外科副主任梁怀清、徐敏康赶来了,正在家休假的护士长关庆霞也赶来了……10分钟内已有20多名医生、护士赶到了医院。
  6时45分左右,浑身血迹斑斑的伤员被送到了医院,在王文昌的指挥下,一场抢救伤员的战斗开始了。放射科、化验室、输血员迅速进入各自岗位,医生、护士组成三个抢救小组,对伤员逐个进行清创、采血化验、拍片、检查。楼上楼下,前前后后,他们既是医护人员,又是担架队员,伤员的血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亳不在意,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抢救伤员的生命。
  经检查,伤员不单良颅骨骨折,颅脑损伤,右股骨骨折、股骨胫骨骨折、左腿胫腓骨骨折、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郑爱民颅脑挫伤,右腿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失血性休克加皮肤外伤,刘国芳肋骨骨折,脑震荡;其他两名伤员也有不同程度的脑震荡,骨折和外伤。在查明伤势的同时,各抢救小组迅速对伤员施行了包扎、缝合、骨折牵引、复位固定、输血输液治疗。仅两个多小时,5名伤势较重的伤员全部得到了救治,并且受到了一级护理。之后,王文昌乂根据伤员提供的情况,及时与伤员家属取得了联系,并对做好伤员家属接待工作进行了安排。下午,刚从外地开会回来的沈达荣院长也及时赶到病房,看望了病人。
  当晚7点多钟,伤势严重的丁单良发生继发性颅内出血、脑水肿,再次出现昏迷,沈院长当即决定,对丁单良实施颅内手术,一定要把伤员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外科副主任徐敏康、梁怀清在其他医护人员的配合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至深夜一点多钟,终于清除了病灶。当丁单良再次清醒过来时,徐敏康医生已连续24小时没有休息了。闻讯赶来的伤员家属了解情况后,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一串串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马跃/文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马跃
责任者
王文昌
相关人物
陆延军
相关人物
杜可
相关人物
梁怀清
相关人物
徐敏康
相关人物
关庆霞
相关人物
郑爱民
相关人物
刘国芳
相关人物
沈达荣
相关人物
马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市中医院
相关机构
八二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两淮路
相关地名
江苏
相关地名
阜宁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
阜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