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大王”张履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337
颗粒名称: “鞋垫大王”张履访
分类号: F303.3
摘要: 清浦区黄码乡黄码村村民张履访被人们称为“鞋垫大王”一点也不虚浮,仅1994年他家生产的鞋垫就有100万双,产值25万元,产品销往江苏、安徽等地,供不应求。张履访出身贫寒,1985年,他在一个亲戚和村邻指点、资助下,搞起了家庭加工鞋垫工艺,开始仅靠妻子和三个女儿进行人工糊、剪、缝,每天只能挣1—2元钱。
关键词: 农业经济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

内容

清浦区黄码乡黄码村村民张履访被人们称为“鞋垫大王”一点也不虚浮,仅1994年他家生产的鞋垫就有100万双,产值25万元,产品销往江苏、安徽等地,供不应求。
  张履访出身贫寒,1985年,他在一个亲戚和村邻指点、资助下,搞起了家庭加工鞋垫工艺,开始仅靠妻子和三个女儿进行人工糊、剪、缝,每天只能挣1—2元钱,随着业务的扩大和资金的积累,他先后购买了三台压力机,雇佣了20多名工人,进行半机械化的流水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工效。
  张履访搞鞋垫出名首先靠报纸、电台、电视台传递的信息。他除了订阅《淮阴日报》、《淮海晚报》等10多种报刊,每天坚持收听收视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新闻节目,从中获得许多市场经济信息。其次,靠产品质量和守信用打开销路。平时他严把每个流水作业工序,对质次产品宁可返工亏本也不让一份次品出厂,因而,赢得用户信赖,产品供不应求。
  他富了能够带动大家一起富。10年来,他先后扶持210多个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本村和外村曾有3户村民想加入他家加工鞋垫挣钱,开始出钱购买缝纫机,张履访得知后,用自己钱为三家购买了缝纫机,并安排他们在自家做工,每月挣200~300元工资。(陈有柱)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有柱
责任者
张履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清浦区
相关地名
黄码乡
相关地名
黄码村
相关地名
江苏
相关地名
安徽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