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市统计局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230
颗粒名称: 淮阴市统计局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分类号: F211
摘要: 199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国民经济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3.73亿元,增长11.5%。
关键词: 国民经济计划 社会发展

内容

199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国民经济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3.73亿元,增长11.5%。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市场物价涨幅过高,工业基础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农业1994年,我市农业遭受了特大干旱和局部严重水污染的危害,但经过努力,仍获得较好收成。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61.71亿元,比上年下降9.4%,林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19.8%;牧业增加值16.06亿元。增长11.1%,渔业增加值9.81亿元,增长26.2%。主要农产品产量中,油料、疏菜、蚕茧、水果生产再获丰收,烟叶恢复性增长,粮食、棉花、黄红麻产量下降。林业生产建设和绿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994年,全市造林面积9.15万亩,比上年增加2.45万亩,增长36.6%。渔业生产继续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5.29万吨,比上年增长20.6%。其中淡水养殖产19.57万吨,增长31.8%。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市林、牧、渔业以及农民家庭兼营的商品性工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43.1%,比上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有所提高。1994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9.6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7%,大中型拖拉机2026台,下降1.0%;小型拖拉机23.6万台,增长6.9%,其配套农具37.52万部,增长5.8%,农用载重汽车1003辆,增长6.5%,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51.69万吨(折纯),增长11.0%;农村用电量7.48亿千瓦时,增长15.3%。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取得新成绩。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克服资金紧缺,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的困难,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全市乡村集体企业总产值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利税6.97亿元,增长66.8%.全市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5.2%,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为49.2%。二、工业和建筑业1994年,全市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0.74亿元,重工业增加值22.06亿元。受市场需求变动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理想。1994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利税总额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全员劳动生产率(按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增长11.0%。能源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县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3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0.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1.7,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仍然偏高,应收帐款剧增,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成本的降低,部分企业亏损情况还须改善。建筑业生产发展迅速。1994年,全市建筑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建筑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9.6%,房屋施工面积368.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建筑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三、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稳定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28亿元,增长62.3%,更新改造投资11.38亿元,增长36.6%,房地产开发投资1.40亿元,增长75.0%,城镇集体及合资等企业投资6.60亿元,增长15.8%;农村集体投资6.61亿元,增长52.0%;私人建房投资2.98亿元;增长40.6%。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治理三废的投资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11.95亿元,增长134.3%,所占比直由上年的33.3%上升到51.8%,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6.74亿元,增长2.4倍,文教卫生广播事业投资0.85亿元,增长1.1倍。重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在建的大中型基建及限额以上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41亿元。四、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稳定增长,但水上运输企业完成的旅客周转量有所下降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77亿元,比上年增长43.9%,业务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全年市内电话容量新增5.26万门,农村电话容量新增2.24万门,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20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达0.31万户,比上年增加11倍。住宅电话用户达7.8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69万户,话机总数达16万部,其中市话话机12.2万部。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国内消费品市场趋向活跃.199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扣除价格因索,实际增长3.7%).市场变化特点为:上半年平稳运行,增长22.9%;下半年市场销售转旺,增长28.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县的零售额为46.80亿元,增长23.8%,县以下零售额31.8亿元,增长金融形势平稳。1994年,全市金融机构大力组织各项存款,到年底,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00.66亿元,比年初增加29.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9.45亿元,比年初增加27.10亿元。存款增加额继续保持大于贷款增加额的状况,全年净投放货币4.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3.29亿元。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市人民保险公司系统国内财产保险承保总额124.8亿元,有1508户企业参加了财产保险,有87.9万户城乡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194万人参加了各种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34271件,支付赔款4620万元,给付人身保险金870万元。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科技队伍扩大。199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8万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0.4万人。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4个,新增民营科技企业12个.1994年,全市共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6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3项,四等奖36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0件,授权专利55件。技术市场不断扩大,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79项,成交金额382万元,比上年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至1994年底,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家,高技术产品4项。全年确认国家级新产品2项,省级新产品27项。普通教育事业继续发展。1994年,全市普通高校招收专科学生2007人,在校生5079人。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收7769人,在校生18419人,比上年增加5392人。职业高中招收12100人,在校生26245人。普通高中招收15791人,在校生4451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3.69万人,小学在校生103.2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1994年全市已有201个乡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66%。同时,幼儿教育和弱智、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也有所发展。成人教育继续得到加强。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形式不断拓展。1994年全市成人高校招收1415人,在校生348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4054人,在校生1.15万人,比上年增加1226人.成人中学及成人初等学校在校生5.93万人.全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7.53万人。文化事业继续发展。1994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3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4个。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台和电视转播台18座,有线电视台(筹)21994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1092个,病床1.36万张,其中医院病床1.34万张,比上年增长542张。卫生技术人员2.16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医生0.88万人,增长4.0%;护师、护士0.57万人,增长10.4%.全市共有卫生防疫站和专科防治所27所,卫生防疫和防治人员1178人,比上年增长1.3%。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1994年在省13届运动会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29枚、铜牌27枚。在广岛亚运会上,我市运动员获得举重、划艇2枚金牌。承办了11个项目的全国和省级体育比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人数占应测适龄学生总数的97.1%。九、人口与人民生活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得到控制。1994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021.1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1994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977元,比上年增长22.6%(扣除价格因素仍然有所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0元,比上年增长4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但在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同时,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有所扩大,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加重。职工工资水平又有提高。1994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职工年平均工资3489元,增长3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城乡储蓄继续增加。199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5.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84亿元,增长43.4%。居民购买的各种有价证券明显增加。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94年末,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包括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13.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3平方米。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职工698人,各级环境监理站11个,环境监测站12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8个,总投资1323万元。1994年末,全市建成的烟尘控制区面积104.59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1.63平方公里。注: (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价值,表示一年生产的可用于社会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不包括国(地区)外净要素收入,后者则包括.目前我市地区外的净要索收人的数额还不大。26%。各种经济类型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有所增长。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27.64亿元,增长6.5%,集体经济零售额22.7亿元,增长23.6%,个体经济零售额17.94亿元,增长54.1%。价格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全年先后出台了原油、成品油、煤炭、电力等基础产业价格改革措施,调整了化肥等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了粮食、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比价关系进一步改善.但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过高,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势较猛。六、对外经济1994年,全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达47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7倍,其中出口总额4195万美元,增长5.8倍。出口结构开始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有所上升。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好的势头。1994年,新批“三资”企业138家,合同外资金额3046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3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三资企业利用外资2464万美元,增长14.9%.投资者国别(地区)增多,出现不少新的投资伙伴。对外经济合作有新的拓展。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44个,比上年增加16个,合同金额1121万美元,增长113.9%,实际完成营业额760万美元,增长16.6%。七、财政、金融、保险1994年,全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本市实际,积极推行财税、金融、外贸外汇等几项重大改革,新的财税体制正常运转,金融监管明显加强,取得较好效果。财政收入增长校快。实现新财税体制后,各地大力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199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7亿元,增长96.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3.57亿元,增长35.1.%.财政支出15.26亿元,增长15.4%。金融形势平稳。1994年,全市金融机构大力组织各项存款,到年底,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00.66亿元,比年初增加29.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9.45亿元,比年初增加27.10亿元。存款增加额继续保持大于贷款增加额的状况,全年净投放货币4.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3.29亿元。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市人民保险公司系统国内财产保险承保总额124.8亿元,有1508户企业参加了财产保险,有87.9万户城乡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194万人参加了各种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34271件,支付赔款4620万元,给付人身保险金870万元。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科技队伍扩大。199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8万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0.4万人。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4个,新增民营科技企业12个.1994年,全市共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6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3项,四等奖36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0件,授权专利55件。技术市场不断扩大,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79项,成交金额382万元,比上年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至1994年底,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家,高技术产品4项。全年确认国家级新产品2项,省级新产品27项。普通教育事业继续发展。1994年,全市普通高校招收专科学生2007人,在校生5079人。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收7769人,在校生18419人,比上年增加5392人。职业高中招收12100人,在校生26245人。普通高中招收15791人,在校生4451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3.69万人,小学在校生103.2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1994年全市已有201个乡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66%。同时,幼儿教育和弱智、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也有所发展。成人教育继续得到加强。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形式不断拓展。1994年全市成人高校招收1415人,在校生348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4054人,在校生1.15万人,比上年增加1226人.成人中学及成人初等学校在校生5.93万人.全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7.53万人。文化事业继续发展。1994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3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4个。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台和电视转播台18座,有线电视台(筹)2座,中波广播电台2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调频广播电台12座,调频转播台2座。全年 《淮阴日报》总印数2956.5万份。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1092个,病床1.36万张,其中医院病床1.34万张,比上年增长542张。卫生技术人员2.16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医生0.88万人,增长4.0%;护师、护士0.57万人,增长10.4%.全市共有卫生防疫站和专科防治所27所,卫生防疫和防治人员1178人,比上年增长1.3%。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1994年在省13届运动会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29枚、铜牌27枚。在广岛亚运会上,我市运动员获得举重、划艇2枚金牌。承办了11个项目的全国和省级体育比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人数占应测适龄学生总数的97.1%。九、人口与人民生活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得到控制。1994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021.1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1994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977元,比上年增长22.6%(扣除价格因素仍然有所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0元,比上年增长4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但在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同时,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有所扩大,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加重。职工工资水平又有提高。1994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职工年平均工资3489元,增长3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城乡储蓄继续增加。199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5.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84亿元,增长43.4%。居民购买的各种有价证券明显增加。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94年末,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包括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13.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3平方米。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职工698人,各级环境监理站11个,环境监测站12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8个,总投资1323万元。1994年末,全市建成的烟尘控制区面积104.59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1.63平方公里。注: (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价值,表示一年生产的可用于社会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不包括国(地区)外净要素收入,后者则包括.目前我市地区外的净要索收人的数额还不大。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