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谨防倒春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088
颗粒名称: 冬暖谨防倒春寒
分类号: S426
摘要: 由于去年秋播到越冬阶段小麦受持续高温影响,麦苗普遍长势旺盛,出现了生长超季节、生育进程超前现象,部分田块形成早春拔节,抗寒能力明显下降。据研究,小麦正常拔节后5天内遇-1~ -4℃低温1—2天或-3℃以下低温持续6—7小时,幼穂就可能被冻死或致畸;正常拔节后10天到20天左右,遇零下或0—1℃低温,幼穂即冻死。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倒春寒

内容

由于去年秋播到越冬阶段小麦受持续高温影响,麦苗普遍长势旺盛,出现了生长超季节、生育进程超前现象,部分田块形成早春拔节,抗寒能力明显下降。据研究,小麦正常拔节后5天内遇-1~ -4℃低温1—2天或-3℃以下低温持续6—7小时,幼穂就可能被冻死或致畸;正常拔节后10天到20天左右,遇零下或0—1℃低温,幼穂即冻死。今年由于前期气温居高不下,春率很可能出现较强的倒春寒。因此,必须做好今春小麦的春冻预防工作。
  防范对象重点是抗寒力差的品种(偏春性品种);起身拔节早的麦苗;生长过旺或瘦弱的麦苗;地势低洼的麦苗。
  预防措施:一是进行早春镇压,延缓麦苗生长速度,提高体内糖分浓度;二是对生长过旺的条播麦,在返青至拔节前一星期左右于行间深锄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抑制旺长,延缓拔节;三是喷施15%或的多效唑,每亩60—80克,以提髙麦苗体内养分浓度,增强抗寒能力。
  补救方法:冻害发生后,要及时检査麦苗的受冻程度,并釆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一般麦苗受冻后,只要分蘖节没有被冻死,均可采取追肥浇水等措施,促进其恢复生长,减轻冻害损失。如果只为叶片受冻,幼穂未受冻的田块一般可亩施恢复肥5公斤左右(尿素)。对冻害严重,幼穂冻伤率高的田块,要重施速效肥,促发蘖增生和成穗,一般亩増施尿素10公斤左右。施肥时如遇干旱要灌溉浇水。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开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