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棉花备耕工作扎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071
颗粒名称: 宿迁市棉花备耕工作扎实
分类号: F307.12
摘要: 在宿迁市运西的植棉乡村,随处可见棉农松土、送肥,一派热气腾腾忙备耕的景象。前两年,由棉花比较效益不高,该市棉花生产一度跌入低谷,1993年种植面积仅有4万亩,去年虽恢复到7万亩,但远远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这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调整今年作物布局时,该市决定将植棉乡镇由去年9个扩大到14个,下达植棉计划10万亩。
关键词: 经济作物 棉花

内容

在宿迁市运西的植棉乡村,随处可见棉农松土、送肥,一派热气腾腾忙备耕的景象。
  前两年,由棉花比较效益不高,该市棉花生产一度跌入低谷,1993年种植面积仅有4万亩,去年虽恢复到7万亩,但远远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这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调整今年作物布局时,该市决定将植棉乡镇由去年9个扩大到14个,下达植棉计划10万亩。各乡镇雷厉风行,积极釆取措施,确保面积落实到位。王官集乡认真搞好1994年度棉花收购奖罚兑现工作,按照原定的定购合同和奖罚办法,奖罚分明,层层考核兑现,不打和牌,调动了棉农生产积极性,全乡棉花面积已落实1.2万亩,比去扩大4000多亩;罗圩乡政府采取机关干部定村包组,责任明确,工资与落实棉花面积挂钩,塘湖乡召开三级干部会,落实植棉面积3000亩,比市政府下达的计划增加1000亩;龙河乡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带领供销社20多名干部职工,逐村逐组落实茬口,丈量面积。耿车、三棵树、蔡集等基层供销社,及早筹措资金100多万元,提前调进棉种、化肥、农膜、农药等5000余吨,保证棉花生产需要。该市棉麻公司还组建了棉花生产服务队伍,深入乡村搞好技术培训等产前服务工作。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金堡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宿迁市政府
相关机构
罗圩乡政府
相关机构
龙河乡党委
相关机构
供销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宿迁市
相关地名
王官集乡
相关地名
定村
相关地名
塘湖乡
相关地名
龙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