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模农业加快「三富」步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3029
颗粒名称: 发展规模农业加快「三富」步伐
分类号: F323
摘要: “要使集体、农民尽快富,必走规模经营路”,今天,这已经成为农村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共识。然而,农业规模经济如何形成?规模经济怎样才能取得规模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主要体会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摸准行情,发挥优势;典型引路,配套服务。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规模

内容

“要使集体、农民尽快富,必走规模经营路”,今天,这已经成为农村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共识。然而,农业规模经济如何形成?规模经济怎样才能取得规模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主要体会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摸准行情,发挥优势;典型引路,配套服务。
  朱码乡地处县城北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粮食生产发展较快,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乡办工业近乎空白,只有四五个小厂在敲敲打打,集体经济薄弱,乡财政难以走出困境,有60%的村集体经济亏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如何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富村富民富,我们通过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谈话,通过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认识到经济上不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农业规模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对分散、封闭、单一的小农经济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摆脱农业低水平的状况,发展规模经济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一个发展量的大小变化,最根本的是关系到能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问题。
  我们在对本地优势进行重新认识和对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决定面向市场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走“两高一优”发展农业之路。作为商品粮基地乡,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国家征购粮、农民生活用粮和饲料粮。在保粮增粮的前提下,提出了以盐河为界的调整战略:“河南七个村靠近县城,以发展蔬菜为主,人均一分菜;河北十六个村以发展蚕桑为主,人均半亩桑。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了水产、畜禽、食用菌、林果四个基地,逐步使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经济优势。
  为了确保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经济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我们主要靠典型引路帮助群众解决认识问题。周庄村和周围邻近几个村的条件差不多,周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突出抓好蚕桑生产,多年保持520亩養桑不动摇,农民人均收入年年处于全乡各村前列,村集体经济也明显增强。通过现场会、讨论会、农户现身说法等形式加以引导,很快在全乡出现了发展蚕桑热。两年多时间,全乡桑园达12300亩,蔬菜发展到4000亩,全乡到去年底统计,家禽饲养80万只,生猪60万头。规模经济的初步形成,为朱码乡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规模经济的形成到规模效益的取得,这中间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最突出的就是抓好配套服务和深度加工。为了增加万亩蚕桑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们动员群众在新拓桑园套种花生、菠菜、大蒜等,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栽桑养蚕的技术服务上,全乡先后举办了上百期培训班。万亩蚕桑基地一建成,全乡就建立了七个村级蚕茧收烘站。紧接着乡里投资600万元,建成240台套立缫机的缫丝厂,于去年7月正式投产。现在已形成了“栽桑养蚕在户,收烘蚕茧在村,缫丝加工在乡”的一条龙体系。与此同时,木材、粮食、服装、建材加工也在上规模中初具 “龙型”体系。
  我们发展规模经济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去年粮食总产量增长6%,乡级财政首次实现了收支平衡,村级集体经济的亏损面缩小到20%,农民年人均收入从1992年的701元增加到去年的1160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投入的加大,为发展农业和乡村企业积蓄了后劲,抗市场风险能力将大大增强。
  (作者系涟水县朱码乡党委书记)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厚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码乡
相关地名
河南
相关地名
河北
相关地名
周庄村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