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困难 克服困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2828
颗粒名称: 认识困难 克服困难
分类号: TU984
摘要: 淮阴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是人所共知的。特别是资金严重短缺,给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经济,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与周围兄弟地区拉大了的差距,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沉重的压力。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我们有些同志像遭了霜打的扁豆藤,蔫了头,打不起精神来。这种精神状态如不改变,困难将会加金,压力更会增大。淮阴的振兴就会落空。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内容

淮阴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是人所共知的。
  特别是资金严重短缺,给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经济,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与周围兄弟地区拉大了的差距,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沉重的压力。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我们有些同志像遭了霜打的扁豆藤,蔫了头,打不起精神来。这种精神状态如不改变,困难将会加金,压力更会增大。淮阴的振兴就会落空。因此,把我们的精神振奋起来,是个当务之急。
  如何把我们的精神振奋起来?关键要正确地认识困难和对待困难。一般地说,我们常见的困难大体上有两大类:一类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人民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另一类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主观意志不顾客观实际而为碰上的困难。前一类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即使眼前不能克服,而经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逐步创造条件,是终究能克服的。因为这类困难预示着进步、光明即将到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机遇,一日它被人们克服,社会就前进了一大步,事业发展就有新的突破。后一类困难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是不可能克服的。要是顶着去干,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唯一的办法,只有顺应客观规律,改弦易辙,才能重新获得生机。这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困难的性质,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尽力避免违反客观规律,凭主观意志盲目蛮干造成工作严重失误所带来的困难。
  现在我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搞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困难,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一个个地被我们克服了,淮阴就一步步地前进了。就拿交通事业来说,过去车辆很少,南来北往的车子通过市区并不困难。可是这几年就不同了,各种车辆与日俱增,许多过往车辆在市区常被堵寒,这就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修筑绕城公路。修路造桥要花巨资,资金不足就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怎么办?市政府动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集资,使资金缺口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加快了工程进度。又如淮阴卷烟厂,前些年由于设备落后,缺少名牌产品,结果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一度名落孙山。这几年,他们卧薪尝胆,迎难而上,引进先进设备,进行重大技术改造,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产品结构,采用高新科技,创名牌,保质量,去年获利税3亿多元,一举重振雄风。类似烟厂不怕困难、开拓奋进的典型,在全市城乡是很多的。
  因此,我们在目前遇到的困难面前,没有任何理由悲观失望,应该坚定信心,鼓起勇气,振奋精神,去争取胜利。
  人类总是在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事业的发展也都是同各种困难较量取胜中实现的。在富民兴淮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确立与困难作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和进取精神。
  不能有厌战情绪,认为这个困难克服了,怎么又碰上了新的困难。事物发展总是这样的,一个困难被克服了,事业就前进了一步。在前进过程中又遇上了新的困难,我们再去克服它,事业又前进了一步。事业发展无止境,人同困难的斗争不停息。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同发达地区相比,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要多些,大些,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是我市目前正处在资本的积累时期,付出的代价就要比别的地区多得多。这是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腾飞前都要经历的阶段,淮阴也毫不例外。因为振兴淮阴的经济,国家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主要靠我们淮阴人自己的艰苦奋斗来积累资本、积蓄实力。有人埋怨自己身为淮阴人命苦。那谁叫我们是淮阴人呢?既然我们生在淮阴,长在淮阴,工作在淮阴,要改变命运就得以十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反对旧社会里那种作威作福、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上人”,而是做为淮阴文明富裕乐于奉献的人,立志做淮阴不富誓不休的新时代的淮阴人。
  淮阴有自豪的昨天,前进的今天,迎来的必将是更加灿烂的明天。现在我们淮阴犹似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鹰,淮阴人忙着为其投入,让它强筋壮骨,待到羽毛丰满时,它将振翅高飞,遨翔天宇,试与兄弟地区比高低。到那时,淮阴人扬眉吐气,还有谁说我们淮阴人穷?!淮阴人,振奋起来!让我们振兴淮阴的一股英雄气,在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驰聘纵横!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崇民
责任者
邓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淮阴市政府
相关机构
淮阴卷烟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