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写就的诗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2820
颗粒名称: 扁担写就的诗篇
其他题名: 记省劳模、农民诗人陈光辉
分类号: K828.1
摘要: “我希望自己,有诗人气质,哪怕只有一天……燃烧的生命一个细胞一个动力,为了祖国昌盛。”业余诗人陈光辉的诗是用扁担、铁镐写成.1977年夏天,30出头的光棍汉陈光辉带着20多条汉子闯江南。他们靠扁担、铁镐先是修筑了通往南京栖霞山顶电视塔的碎石路,后投入了扬子乙烯工程的道路建设。主食是米饭加山芋干,副食是咸菜和青菜汤,晚上就睡在工地上。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农民传记

内容

“我希望自己,有诗人气质,哪怕只有一天。…… 燃烧的生命一个细胞一个动力,为了祖国昌盛。” 业余诗人陈光辉的诗是用扁担、铁镐写成.1977年夏天,30出头的光棍汉陈光辉带着20多条汉子闯江南。他们靠扁担、铁镐先是修筑了通往南京栖霞山顶电视塔的碎石路,后投入了扬子乙烯工程的道路建设。主食是米饭加山芋干,副食是咸菜和青菜汤,晚上就睡在工地上。整整3个月,挣了600元。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巨额收入°陈光辉和大伙儿一起抡大镐,抬块石,磨炼了自己,锻炼了队伍。如今,陈光辉已是拥有近千人、8个施工队的宿迁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经理,省劳动模范。当年的扁担、大镐早已被价值500万元的施工机械所替代,公司的年利税已达200多万元。在宁通、张扬公路,苏州开发区,南京等地,都能看到陈光辉的农民工程队。
  生活就是一部诗。陈光辉把他的沉思、他的奋斗、他的情感、他的期盼溶于笔端,出版了诗集 《芦笛》。生活在造就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同时,也造就出一位农民诗人,一位富有的丈夫。陈光辉在不惑之年结束了光棍汉的日子,他在诗里写道:“我扯起生命的风帆,浪花簇拥着我向前。
  只因为有了你——我的妻子拼搏,充满了欢乐。”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良杰
责任者
赵胜文
责任者
陈光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南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苏州开发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