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差距向未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2782
颗粒名称: 正视差距向未来
分类号: F222.33
摘要: “淮阴与苏南相比,差距太大!”这是一部分同志对振兴淮阴经济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这一差距,就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了。毫无疑问,淮阴与苏南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仅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淮阴1994年的水平,仅相当于苏州市1990年的水平(227亿:202亿),相差5年左右;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则要相差10年以上(2270元193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差距就更大一些。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差距,正视这个差距。
关键词: 经济统计 国民生产总值

内容

“淮阴与苏南相比,差距太大!”这是一部分同志对振兴淮阴经济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这一差距,就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了。
  毫无疑问,淮阴与苏南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仅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淮阴1994年的水平,仅相当于苏州市1990年的水平(227亿:202亿),相差5年左右;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则要相差10年以上(2270元193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差距就更大一些。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差距,正视这个差距。承认差距不是自甘落后,无所作为,而是要增强我们的危机感,激发起我们加速发展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我们的精神,努力缩小差距。
  淮阴与苏南的差距是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与两地不同的地理条件、生产力水平、基础设施和人文等因素分不开的。因此,缩小这个差距,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也同样需要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作长期的艰苦奋斗。我们认为,面对差距无动于衷是不对的;但急于求成、想一锹掘口井、一口吃成大胖子,也是办不到的。至于面对差距灰心丧气、消极悲观,不但于事无补,相反,它只会起到瓦解斗志、涣散人心、相互埋怨、延缓速度、拉大差距的作用。
  比较,是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但如何比较,又有一个科学、辩证的方法问题。如同不能将中国与美国作简单对比一样,淮阴与苏南的许多不可比因素,决定了我们不能将两者在相同的时空范围内作简单对比,而只能在两者相似的发展阶段上对比,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那么,把今日的淮阴与当年的苏南相比,我们看到了什么呢?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从1989年到1993年,我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5%。去年递增43%,扣除涨价因素,递增率也在14%以上。苏州、无锡当年也就在12%左右。
  二是技改投入加大,后劲增强。去年我市乡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入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而苏州市当时的技改投入递增率也就在30%上下。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去年投入资金6.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入27.8%。所有乡镇都通了公路。其中,黑色路面达37%以上;80%的乡镇实现。
  了电话交换自动化。这些都不比当年苏南的水平差。
  这里还要提出的是,用淮阴的今天与十多年前的苏南相比,既要看到我们物质的成果,又要看到精神的成果。这几年来,淮阴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正在更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加配套,中央和省委帮扶后进地区的措施更加得力……这些都是促使淮阴经济更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样,我们与今日的苏南相比,既要看到物质上的差距,更要看到精神上的差距。我们要学习苏南同志那种“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加速经济的发展。
  全市第三次党代会对淮阴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实现再翻番,提前达小康”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不但淮阴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而且整个面貌都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道路四通八达:以新长铁路、“三纵三横”的干线公路(三纵:同江至三亚的淮阴段、京沪公路淮阴段、宁徐公路淮阴段;三横:盐城至明光的淮阴段、徐州至淮安苏嘴的淮阴段、宿迁至堆沟段)、京杭运河、淮河、盐河为骨架,以市区为中心,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并举,多功能、开放型的立体交通运输枢纽。届时,淮阴将由交通闭塞地区,变成全省三大交通枢纽之一。
  通信现代化:乡镇程控化,村村通电话。
  科教事业全面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城市和部分地区普及高中教育。科技进步在工农业中贡献份额,将达42%和50%。
  城镇建设:初步形成网络化。
  人民生活达小康: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246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00元(均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农村瓦房率90%以上,城市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80%的户看上电视,农村户户用上电灯……这些规划,是建立在多方讨论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因而经过艰苦努力,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我们既要看到眼前的困难和差距,又要看到未来的光明和成就,做到:正视差距向未来,脚踏实地干当前。苏南的今天,就是淮阴的明天。让我们全市上下团结一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骁骋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江苏省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
苏南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苏州
相关地名
无锡
相关地名
三亚
相关地名
宁徐公路
相关地名
盐城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
淮安
相关地名
宿迁
相关地名
京杭运河
相关地名
淮河
相关地名
盐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