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自信心 增强自信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2740
颗粒名称: 树立自信心 增强自信力
分类号: F291.1
摘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相当一部分人中,提起今日的淮阴,似乎就是“落后、闭塞”的代名词。淮阴昨天的辉煌早已湮没了,建国后的贡献也已淡去了,对明日淮阴的灿烂前景又觉渺茫;看到的都是消极因素,阴暗一面,从而导致心灰意冷、精神不振,激不岀热情,鼓不起干劲。这现状说明:淮阴人要振奋起来,首要的是振奋精神,而振奋精神的重要之处又在于树立起自信心。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

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相当一部分人中,提起今日的淮阴,似乎就是“落后、闭塞”的代名词。淮阴昨天的辉煌早已湮没了,建国后的贡献也已淡去了,对明日淮阴的灿烂前景又觉渺茫;看到的都是消极因素,阴暗一面,从而导致心灰意冷、精神不振,激不岀热情,鼓不起干劲。这现状说明:淮阴人要振奋起来,首要的是振奋精神,而振奋精神的重要之处又在于树立起自信心。
  要树立起自信心心,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地看待今日的准阴和准阴的今日。的确,今日的淮阴是处在全省发展水平的最低位置。但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顽强崛起、快速发展的地方,是充满希望、大有希望的淮阴。淮阴发展的实绩,可以证明这一点。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动下,我们淮阴农民在全省率先实行“大包干”,甩掉了长期粮食不能自给、“吃粮靠供应、靠返销”的帽子,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连续12年全市人均粮食占有量在500公斤以上,成为全省、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这是划时代的巨变,这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成就 !这些年农业通过结构调整与大规模开发资源,初步建成了桑、渔、果、林、菜、棉6个 “百万亩工程”,规模之大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农业不上就没有1000万人安居乐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社会的稳定,全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又有什么可靠的基础可言?换言之,正因我们淮阴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空前的巩固,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淮阴发展的基础扎实,后劲充足,潜力巨大。这更应当成为我们淮阴人的共识。
  我市工业的进步同样是巨大的。建国之初,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3300万元,到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也只有23个亿。是改羊开放把我市工业推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74亿多元,其中乡村工业实现了73.8亿元的总产值,而在1978年时才只有3.1亿元。建国之初我市的工业摊子基本上是随军工厂的底于。现在,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形成了食品、纺织、冶金、化工、机械、轻工、建材等支柱性行业,规模空前扩大,生产手段日趋先进;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随着企业的改制、技改投入的加大和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工业必将会进一步生机勃发,从一个辉煌再奔向另一个辉煌 !说淮阴的“落后”、“闭塞”,很大一部分是指淮阴的交通、通讯、电力等方面。就这些基础设施而言,滞后的状态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1978年前,淮阴尚无一条高等级公路,大运河通航能力低,铁路也没有。这几年,不仅大运河整治了,而且一、二级公路也嵌上了淮阴大地,24条国省干道在市境内有1375公里。新长铁路正在准阴大地延申;宁连一级公路在加速兴建;国家分三条在淮阴过境的高速公路已作前期准备;淮阴机场在争取国家立项,全市行政村通车率已达63%,乡镇通油路率已达37%,—个立体化、大交通的格局已经勾划岀来。1978年前,淮阴的市区只有1500门手搖电话,去年年底,程控电话达5万门,全市达20万门,无线电寻呼、移动电话也已粗具规模。在电力发展上也有显著成绩,不仅老电厂扩大了,又新建华能淮阴电厂,还加快了热电厂建设。基础设施这个硬件的迅速变“硬”,有力地改变了淮阴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大大地缩短了淮阴走向世界的距离。对此,外地人却惊呼淮阴在巨变,我们生长、生活在淮阴的人又怎能不感到欣慰与自豪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 “发展中的淮阴”的有力证明,更是我们淮阴人发扬革命传统,振奋精神的结果。从今日淮阴的现实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淮阴的今日已有了起跳的态势,确实是“起飞”的前夕。经济发展有这样的规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元以后,经济发展就明显加快;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0元或3000元以后,其发展速度将更快。苏南的无锡、苏州都是80年代中期过1000元大关的,我们淮阴于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过了千元关。无锡、苏州又分别用4年时间,爬过2000元的关,过了2000元之后速度快得令人吃惊,其原因是他们已经聚集了快速发展的实力。我们淮阴去年人均国民总产值已达2200元左右,用了5年时间,其间若不是1991年特大洪涝造成回落,速度可能更快一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200元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已经为今后的起飞积蓄了一定的力量,我们快速健康的发展有了新的起跳点。因而,我们说淮阴的今日正是起飞的前夕。同时也说明了,苏南人能办到的事,我们淮阴也能办到,尽管客现条件不如他们好,但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比他们差。我们没有丝毫理由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是未干志先短,遇人矮半截。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在积蓄力量爬坡之时,各方面困难多,各种矛盾交错产生,必定是倍尝艰辛和异常艰苦的。各地都一样,只有拚搏才有出路,看到成绩就会増强信心。我们淮阴人就是要树立自信心,増强自信力,坚信我们已有了今日的好起点,又面临上级加快发展苏北的好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淮阴的腾飞也一定是指日可待的。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艾芙菱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大运河
相关地名
宁连一级公路
相关地名
无锡
相关地名
苏州
相关地名
苏南
相关地名
苏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