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不可呵斥和恐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2716
颗粒名称: 对儿童不可呵斥和恐吓
分类号: G610
摘要: 在一些父母和极个别幼儿教师中,由于错误教育观点的影响,对儿童运用呵斥和恐吓的方式。这种做法,也许能收效于一时,但长远看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据我多年观察,长期生活在呵斥和恐吓当中的儿童,则明显有着冷漠、胆怯或强烈反抗、说谎话、没有创造性等缺点,个别儿童时常会从睡眠中被恶梦惊醒。儿童是祖国的明天。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内容

在一些父母和极个别幼儿教师中,由于错误教育观点的影响,对儿童运用呵斥和恐吓的方式。这种做法,也许能收效于一时,但长远看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据我多年观察,长期生活在呵斥和恐吓当中的儿童,则明显有着冷漠、胆怯或强烈反抗、说谎话、没有创造性等缺点,个别儿童时常会从睡眠中被恶梦惊醒。
  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对儿童呵斥和恐吓是不足取的,它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国家早就明文规定,严禁对儿童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我想对儿童呵斥和恐吓,同样也应在禁止之列。(纪凤英)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纪凤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