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当代人的困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936
颗粒名称: 读书,当代人的困惑
分类号: G252.17
摘要: 时下的国人,都有生活紧张、人生疲倦之感。一杯茶、一支烟、一卷书的悠哉悠哉的书斋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又显得那么陌生、那么遥远,而又那么温馨!谁还在读书环顾四周,视野所及,到处是匆忙的身影……大家都在忙,甚至连说“对不起”三个字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去读书?这恐怕是中年人不约而同的慨叹。那么,那些正在成长发育的年轻人呢?现实的答案已不容人乐观,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京、沪、粤等9个省区对有代表性的5000名城乡青年的抽样调査显示:409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藏书,另外一大批人拥有一些藏书,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多为言情武打方面的“快餐式”图书。
关键词: 信息资源服务 阅读辅导

内容

时下的国人,都有生活紧张、人生疲倦之感。一杯茶、一支烟、一卷书的悠哉悠哉的书斋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又显得那么陌生、那么遥远,而又那么温馨 !谁还在读书环顾四周,视野所及,到处是匆忙的身影……大家都在忙,甚至连说“对不起”三个字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去读书?这恐怕是中年人不约而同的慨叹。
  那么,那些正在成长发育的年轻人呢?现实的答案已不容人乐观,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京、沪、粤等9个省区对有代表性的5000名城乡青年的抽样调査显示:409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藏书,另外一大批人拥有一些藏书,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多为言情武打方面的“快餐式”图书。南方某省婚姻研究所的另外一项抽样调査表明:被调査的100对新婚夫妇,婚前对家庭的设计和要求依次是:家电、居家装饰、摩托车、金银首饰、存款等,而99%的新婚家庭没有书籍或没有藏书意识。那么,我国每年出版的近10万种图书都到哪里去了呢?应该说,读书的正规大军在校园。我们只要看看小学门前接送子女的车辆,看看中考、高考校园围墙外的“恭候”人群,便可知这支大军的规模与阵容,进而推知这支大军是在何其威严、何其温柔的双重压力的诱导下,才得以保持目前的阵容与规模的。
  还有一支读书队伍比较可观,那便是以消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消遣型读者群。毫无疑问,同校园相比,这是一支杂牌军,而且读书的热点扑朔迷离,令出版界着实头痛。在长途旅行的列车上,在街头巷尾的书摊旁,在行将入眠的枕头边,随处可见其踪影。
  读书何其难读书,必须有书可读。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市面上确有可读之书,二是将可读之书拿到手上.当今,我国的图书市场可谓大矣 !全国现有出版社460多家,每年出书近10万种,印数总计可达60多亿册(张)。此外,还有6800多家报刊,年出版量亦相当可观。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然。
  时至今日,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借书难仍是困扰图书界的四大难题。
  出书难,首先是学术著作出版难。连堂堂正正的国家级出版社,迫于经济的压力,有时也不得不把筹码投向大众口味的热门选题,而将一流的学术著作手稿暂时放入抽屉。
  卖书难和买书难,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在书店方面,急需精神食粮的上帝越来越少,多数书店已耐不得长久的清贫与冷寂,于是出租店舍、开饭店、卖服装、办舞厅、设储蓄,以副养店,以副养人,书店早已面目皆非。卖书难的深层原因乃是多年来国家对出版、书店实行双重价值尺度而又缺乏相应配套政策所致:出版社和书店每年要向国家上缴利税,还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高明的业主也许才能得心应手,于是卖书号、租店舍也便应运而生。另一个侧面是:书越出越大,越卖越贵。抱着想读书的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图书馆。由于书刊价格的上涨,图书馆购书经费的紧缺,致使广大读者几无新书可借,图书馆里冷冷清清,读者到馆率下降,连北京图书馆和一些地处大中城市的省、市图书馆也是如此,使图书馆萎缩为新一代“藏书楼”。
  读书开始实用化在读书这个问题上,人们首先考虑到的也是利益问题。当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先生们突然发现弟子们已经开始离经叛道,并远远超出了自己时;当年轻人走上社会发现人生的这本大书与课本是两回事时,人们对读书的兴趣还能那么一如既往吗? 这至少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甘心以读书为职业的人越来越少,一是人们的阅读倾向实用化。
  如今,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日渐发达,电视已走入千家万户。这一切都在表明,社会的文化消费早已进入选择期,多数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行为已日趋成熟。
  我们不能想象,当一个人还在为衣食住行而日夜奔波时,他会专心致志地读书,但我们至少应当保证让那些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能够安下心来读书,为将来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我们更应该为那些甘愿清苦终身而思虑社会的学者、专家们营造一个基本的工作学习环境,包括为他们提供一些起码的文献资料;我们确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像图书馆这样的纯粹公益事业挤出一些钱来,把这一时期的文化与文明保存下来,传于后世;而不是把目光紧紧盯在吃一顿饭、买一辆车、盖一幢楼上。
  严格来讲,读不读书,何时读书,读什么书,不仅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也是我们多年来按照老一套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说一本好书能够拯救一个灵魂和说一本坏书能够毁掉一个人生一样,或多或少都带有文学夸张色彩。但是,我们试想,一个民族的多数成员总是在物欲的横流中徜徉,而缺乏人类文明的照耀,缺乏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不也是十分可悲的吗 !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石守权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北京图书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