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实践 有益的启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847
颗粒名称: 成功的实践 有益的启示
其他题名: 盱眙县“双过硬”乡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情况调查
分类号: F323
摘要: 盱眙县有30个乡镇424个村,至1993年底,共评出党建、经济“双过硬”乡镇党委5个,村支部20个,分别占总数的17%和5%。近几年来,“双过硬”乡镇的经济发展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3年,“双过硬乡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2元。涌现了2个亿元镇,6个达小康村。
关键词: 农业建设 农业发展

内容

盱眙县有30个乡镇424个村,至1993年底,共评出党建、经济“双过硬”乡镇党委5个,村支部20个,分别占总数的17%和5%。近几年来,“双过硬”乡镇的经济发展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3年,“双过硬乡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2元。涌现了2个亿元镇,6个达小康村。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排头兵”,“双过硬”乡、村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全县乡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纵观“双过硬”乡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扭住中心不放,不断强化发展经济的意识,是“双过硬”乡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基础。“双过硬”乡村党组织一班人在实践中,牢固确立了三变三不变”的思想。即宏观经济形势变,加快发展抓机遇的意识不变;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变,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意识不变;具体工作任务变,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意识不变。1991年,面对原材料涨价,资金周转紧张、产品销路不畅的严重困难,许多乡镇企业被迫停产下马,而马坝镇对12个镇办企业加大投人,经济迅速发展,使该镇成为全县第一个亿元镇。
  启示之二:选准突破口,因地制宜定目标,是“双过硬”乡村开创新局面的成功之路。近年来,“双过硬”乡村党组织立足当地资料,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奔小康,发展经济的路子各具特色。东阳乡利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的地缘优势,确立了“工业富乡”的战略。全乡16个企业无一亏损,产品已发展到建材、花工、仪表等八大系列200多个品种,1993年实现产值5500万元,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黄花塘乡根据“无山地势高,四级翻水种水稻”的实际情况,乡党委下决心进行农业布局调整,从1991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乡发展蚕桑10000亩,并以此为龙头,带动乡办工业的发展。目前,以缫丝广、丝织厂、茧站等6家企业形成的“茧、丝、绸” 一条龙,已成为黄花塘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每年从蚕桑生产一项中,就可增收700多元。
  启示之三:确立效益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是不断增强乡村经济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环节。在农村,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组织协作攻关,建成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田和实验示范工程。在企业,一方面,乡村党组织每年都选派科技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另一方面,注意从外地聘请技术人才,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官滩镇为县染化厂聘请了3名工程师,开发研制高科技含量的红B和RC,年出口创汇值达650万元。近三年,“双过硬”乡村在工业上的共投入资金近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双过硬”乡村党组织一个可贵的特点,就是善于抓住机遇,只要是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机遇,就主动去争、去抢。新街乡泥沛村的地下矿泉水,原是省地矿局搞地下水文勘测时发现的,后经有关技术部门化验鉴定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在这难得的机遇面前,1992年,乡党委一班人果断决策,开发利用矿泉水。尽管当时面临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管理没经验、销售无门路等难题,但乡党委看到了开发这一项目的广阔前景,将其列人乡办企业重点项目,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使矿泉水厂当年实现产值80万元。1993年,裂山牌矿泉水荣获全国食文化博览会金奖。
  启示之四:着力抓班子,优化班子素质结构,是提高“双过硬”乡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关键措施。近年来,盱眙县委及组织部门立足于提高乡镇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在班子建设上既注重班子现有水平的提高,又注重新班子的配备;既注重业务提高,又注重思想作风建设;既注重“一把手”的选拔培养,又注重群体结构的优化。在保持班子整体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充实调整党性强、懂经济、有成绩的优秀人才进班子。在新一届乡镇党委的237名委员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占61.6%,其中有2名明星企业厂长当选为党委委员,优化了结构,提高了班子的含“经”量。在村级班子建设的宏观指导上,坚持把选拔有一技之长的经济能人作为重点。同时结合支部改选,推行“百名村支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竞争中发展人才,起用人才。目前,全县424名村支书中,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占58.5%。在党组织设置上,按照行业和党员分布灵活调整,80%以上的乡村企业都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五墩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党总支。“双过硬”乡村还注重把那些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作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近三年共发展新党员254名,其中经济一线骨干占61%。这些同志入党后,政治上不断成熟,工作上积极进取,为发展集体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鹏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江苏省地矿局
相关机构
盱眙县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盱眙县
相关地名
马坝镇
相关地名
东阳乡
相关地名
黄花塘乡
相关地名
官滩镇
相关地名
新街乡
相关地名
泥沛村
相关地名
五墩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