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东作“花鼓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628
颗粒名称: 淮安的东作“花鼓跷”
分类号: J722.212
摘要: 淮安市泾口乡东作村的"花鼓跷”,是一种民间舞蹈。相传是清末一个名号叫“王胯子”的山东人,在泾口教书时传授给东作人的。踩跷的多为男子汉。他们在小腿上绑起三尺长左右的木跷,然后踩在晓上表演,通常由“头棍”(大花脸)开路,后面紧跟“黑叫驴”(身上挂着铃铛的赶驴人),“花鼓老头”、“花鼓老婆”等,表演着 《罩鱼》《金山斗法》《渔、樵、耕、读》《扑蝶》《武松打虎》等。
关键词: 地方文艺 群众文艺

内容

淮安市泾口乡东作村的"花鼓跷”,是一种民间舞蹈。相传是清末一个名号叫“王胯子”的山东人,在泾口教书时传授给东作人的。踩跷的多为男子汉。他们在小腿上绑起三尺长左右的木跷,然后踩在晓上表演,通常由“头棍”(大花脸)开路,后面紧跟“黑叫驴”(身上挂着铃铛的赶驴人),“花鼓老头”、“花鼓老婆”等,表演着 《罩鱼》《金山斗法》《渔、樵、耕、读》《扑蝶》《武松打虎》等。
  早在四五十年代,东作人个个会踩“花鼓跷”,影响颇大。近至淮安,远至高邮、兴化太仓及南京都知道淮安东作有个 “高跷之乡”,今年73岁的老艺人卢仲才,20岁时在南京上新河、二道桥一带连演数天。常是从早到晚不下跷。为减少大小便次数,以蜜枣充饥。东作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都要串村表演“花鼓跷”演出 《斗地主》《打鬼子》《兄妹开荒》等。
  六、七十年代“花鼓跷”被当作毒草,停演了近20年,1983年普査民间舞蹈后,东作“花鼓跷”又悄然兴起,会踩 “花鼓跷”的人达100多。村里组织高跷队,不仅演出传统节目,还随形势发展,编演了《四老汉学公报》《淮安亚克西》《打倒“四人帮”》《计划生育就是好》等。在舞蹈劫作上,恢复了一些传统的高难动作,还揉进了风阳花鼓、莲湖等民间艺术。此外述打破了长期流传下来的女子不能踩高跷的历史,培养了1.8名姑娘加人高跷队。
  东作高跷队,从村里演到县城,深受广大民众喜爱。1984年1月他们作为淮安代表队成员参加了省(徐淮片)县城舞蹈调舞。受到省文化厅的奖励。1986年农历正月十九。东作人把小高跷踩进了大上海,受到上海人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评价。普陀区文化宫的卢学富自费花了70元请摄影师摄下他们的演出剧照.近年来,大多数青壮年外出闯市场。传统“花鼓跷”的继承和发展遇到了堆题。1991年东作小学在狠抓学生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中,挑起了继承和发展 “花鼓跷”的担子。他们在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中挑选苗子,请一些老艺人来校指导、训练中,教师们过细工作,排除事故隐患,现在东作出现了 “娃娃高跷队”。表演着老师们编写的宜传市场经济、破除迷信、计划生育、文明新风等内容的芳目,在淮安市“三年翻番文艺调演”和“92准阴中日友好文艺大联欢”中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引起了日本友人的极大兴趣。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汤学芹
责任者
卢仲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淮安市
相关地名
泾口乡
相关地名
泾口
相关地名
兴化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上新河
相关地名
二道桥
相关地名
莲湖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普陀区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