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善卷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601
颗粒名称: 游善卷洞
分类号: K928.7
摘要: 五月的艳阳,把江山装扮得多彩多姿。偶遇一场小雨,空气更清新,令人目清神爽。江南的水乡,处处郁郁葱葱,鲜花盛开,显得更加妖娆迷人。我们一行六人兴致勃勃地乘车来到宜兴西南境螺岩山,去游览世界驰名的溶岩形成的善卷洞。相传四千多年前的时代,有一位善卷先生为避虞舜禅位给他,到此隐居,此洞因而得名。
关键词: 景观 名胜古迹

内容

五月的艳阳,把江山装扮得多彩多姿。偶遇一场小雨,空气更清新,令人目清神爽。江南的水乡,处处郁郁葱葱,鲜花盛开,显得更加妖娆迷人。
  我们一行六人兴致勃勃地乘车来到宜兴西南境螺岩山,去游览世界驰名的溶岩形成的善卷洞。相传四千多年前的时代,有一位善卷先生为避虞舜禅位给他,到此隐居,此洞因而得名。
  下车后,迎面有善卷石牌门高高伫立,我们几个人先在门前留下一张合影,然后转南登上一座小山包进入洞口,步入中洞,洞中高达七米的砥柱峰,是由一滴一点的石乳聚积凝成。据导游小姐介绍:每三十年至五十年才长高一厘米,已长了三万多年。她并以诙谐的语音向游人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在五十年后再来看一次。
  中洞是一个大石厅,高大壮阔,周围好像全部宝石堆积而成的奇异景色,石厅两侧屹立着一对酷似青狮白象巨石,石色青润,形态逼真,故名狮象大场。
  由中洞再登上洞,称之云雾大场。据介绍气温终年保持在摄氏二十三度左右,形成夏凉冬暖。人到这里如入云天,再抬头向上一望,一朿阳光向洞中射来,让人惊羡不已。
  回身步入下洞,下洞狭长,有飞瀑流水,直奔壑底,适逢雨后,水声潺潺,循隧道盘旋而下,如波涛远闻,风雷隐作,金鼓齐鸣,万马奔腾,急骤涌入水洞,成了一条窈窕溪河,滚滚而下,此洞宽六米,水深四五米,我们一伙人又乘兴登上了一叶轻舟,缓缓而下,这时船夫幽默地说:“我们这儿事儿真稀奇,船在山中行,浆在天上撑。”船儿循流划去,曲折荡漾,借助当代的科学技术,使五彩绽纷的灯光倒映,水石难分。经过三个弯折,竟见岩壁出现“豁达开朗”四个大字,这时我们舍舟登岸,便出了善卷洞。洞外有“碧鲜庵”碑亭,据介绍是祝英台读书之处・并见有祝英台琴冠之冢,至此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广金
责任者
虞舜
相关人物
祝英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江南
相关地名
善卷洞
相关地名
碧鲜庵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