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淮阴城夜晚亮起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579
颗粒名称: 让淮阴城夜晚亮起来
分类号: TU113
摘要: 淮阴,是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又是一座夜晚缺少灯光的城市——尽管,她正在向现代化的不夜城渐变。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晩上10点过后,淮阴城便灯稀光暗了。除了路灯忠实施守卫街边、个体摊位星星点点的媒油、电石灯外,淮阴城便被夜慕严严地罩住,似乎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淮阴城的美中不“亮”,带来淮阴人夜晚生活的枯燥和懒得出门。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照明

内容

淮阴,是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又是一座夜晚缺少灯光的城市——尽管,她正在向现代化的不夜城渐变。
  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晩上10点过后, 淮阴城便灯稀光暗了。除了路灯忠实施守卫街边、个体摊位星星点点的媒油、电石灯外, 淮阴城便被夜慕严严地罩住,似乎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淮阴城的美中不“亮”,带来淮阴人夜晚生活的枯燥和懒得出门;而淮阴人的足不出户,又加剧了淮阴)城的灯转亮少和夜生活的贫之。每列夜晚,淮阴城与淮阴人便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黑色的“怪圈”。
  一座城市夜晩灯光的多寡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的开放和繁华程度。一座夜晩灯火辉煌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商品经济发达、内部功能齐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且注重自身形象的城市;反之,一座黑灯瞎火的城市,她的潜台词往往是闭塞、落后和狭隘。
  如果把夜晩的灯光比喻为城市的眼睛. 那么,城市的第三产业使是城市的瞳仁。这是因为,第三产业不仅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及映城审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三产业是一个城审夜晩光明的动力源。而淮阴城的第三产业“动力”显然不足。
  1993年,淮阴城区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32%,只有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二分之一,其増幅运运落后于第一二产业。淮阴市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与这座中等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目所,苏中、苏南一些中等城市的三产所占比例普遍达到45%—75%;—二三产业的排列相继进入“二三一”或“三二一”。而西方发达国家早雇70年代就进入了第三产业发展为先的产业结枸折格局°通过准阴币区欠发达的三产现扶,我们不难找到淮阴城“缺亮”的根源。
  由此看来,要想增强淮阴城夜晚的亮度,关键是要加强发展淮阴城区的第三产业。通过廷长服务时间,増加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配套服务政策,让淮阴城夜晩变成为火树银花的不夜天,让绚丽的灯光去吸引千家万户走出家门,奔向光明,去尽情享受都市的文明和多彩的生活。
  发展第三产业是全社会的事,増强准阴城的光亮度,也是全社会的事。不仅交通要道、商贾集结施区要增强“灯光意识”,其它单位也要注重用灯光美化自己,推销自己,一起来树立淮阴城夜晩的“光明形象”。
  “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淮水”, “灯彩半临水,筝声多在船”;“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离楼一曲歌”……从历代文人吟淮阴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淮阴城自古就是一座集光明繁华为一体的城市。通过我们的劳力,在我们手中把淮阴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光明城,是历史利现实的召唤,同时,也是淮阴走向辉煌的希望之光。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