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长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560
颗粒名称: 仰天长啸
其他题名: 陕北艺术论
分类号: K892.24
摘要: 陕北,是我心中的一块圣地。关于黄河,关于延安,关于毛泽东,关于信天游。认识陕北历史,先从民歌读起。民歌的名字叫黄河,深厚、凝重、古朴、粗旷。民歌源于何年何月何派不可考。歌自唇间流,词从心中来.随心所欲,借以抒怀。民歌的曲调是信天游,任信天游缰,饿马摇铃。“骑白马,挂刀枪,我跟三哥哥打黄羊”。
关键词: 陕北 民间艺术

内容

陕北,是我心中的一块圣地。
  关于黄河,关于延安,关于毛泽东,关于信天游。认识陕北历史,先从民歌读起。
  民歌的名字叫黄河,深厚、凝重、古朴、粗旷。民歌源于何年何月何派不可考。歌自唇间流,词从心中来.随心所欲,借以抒怀。民歌的曲调是信天游,任信天游缰,饿马摇铃。“骑白马,挂刀枪,我跟三哥哥打黄羊”,“东方红”的曲调,就是由“骑白马调”演变而来的。黄羊是草原动物,学名叫“狍子”,鹿科。狍子在黄土地上狂奔,根本没有章法,顺其自然,随蹄乱趵就是规律。得益黄土地的日月孕化,五谷营养,随日而生,顺风而长,同白马一样:不求笼头,但求野性。黄羊有两只翅膀,一个叫自由,一个叫狂放。自由不谄媚圈养舒适,狂放不羁绊步调一致。放羊、牧羊、拾柴、犁地、赶脚,面对茫茫黄土,漠漠大野,劈开嗓门,自编自唱,唱千古英雄,塞外美人,唱云起云落,落日孤城,唱红高粱黄糜谷紫养麦绿豆荚,唱哥哥妹妹走西口。喜时唱,悲时唱,死时还唱。撒一路麻纸钱,唱一路断魂歌,大有歌恸阴曹之势。陕北人家,最爱听的是秦腔。秦腔不是唱,而是吼,用心底之血,肺腑之情,回肠之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更有陕北说书,一把胡琴两块响板,连唱带说,连打带喊,嗓音如雷轰鸣。黄土地的艺术懂得勇敢即生命,敢生敢死,敢恨敢爱。所有的信天游、秦腔、陕北说书的共同点,就是呐喊。陕北人将这种唱法叫“喊山”。向寂静的高原嘶喊,驱散心头的寂寒,倾诉生活的苦难,憧憬人生的田园,吶喊成为演唱者大气磅礴吞容吐纳的生命仪式,随时向高天黄土祭奠膜拜,痛苦去之悠悠,思想滚滚卷来,愉悦飘飘洒洒,生死之道男欢女爱如无定河的流水一般,叠化成永恒的忍耐,黄土上的人儿竞找到了一种风沙吹之不去迎风独拥的情怀,找到了一种强悍的生存法则和超脱的精神境界。呐喊成为一种有形的生命,便是苦难寻死觅活也无法料及的。真正的中国艺术本身就孕育着道徳和礼教束缚不住的蓬勃生命,不在乎穷山恶水,不在乎苦难深重,吶喊本身就是生命的承传,留下希望和记忆。一部黄土地沉重的编年史就是用一首首信天游喊出来的。
  陕北舞蹈是中国舞蹈中的豪放派。
  陕北舞蹈讲究大起大落,轰轰烈烈。安塞腰鼓是陕北舞蹈的代表作,黄土坡上,百十条汉子,头扎白羊肚手巾,腾天踢地的擂打起腰鼓,尘土遮天蔽日。难怪一位西方作家说,看安塞腰鼓,感到一条中国龙在跃动。你想,黄土高原上,年年风沙,日日尘土,端着大碗喝养麦疙砣,喝得粗腿粗肠,哪有细音水色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蛮腰翩翩? !秧歌舞、过街鼓、转九曲、唱酒曲是陕北民歌演化的且歌且舞的民间艺术。追溯源头,华夏始祖,轩辕尧舜,农耕文化,皆从苦难中跋涉而来。尧舜乃中国民族第一代纤夫,他们将开天劈地的巨绳拴在肩上,将华复部落拖向文明进化的江口。从这个意义上看,你不觉得秧歌舞很像最初的纤夫动作吗? 口中号子为歌,手臂摆动为舞,歌加舞升华为沉重而狂放的人生跃动.据说,秧歌舞最长可跳七天七夜,手脚不停,如此之长的舞蹈,令人惊叹.因为纤夫清楚:任何停顿都意味着死亡,即便倒下,手脚仍在划动.这种舞姿将苦难推向极致.凡是看过秧歌舞的人,当会理解他们为什么大巧若拙地抖动着周身的欢乐。所谓“悲歌以欢,积健为雄,荒荒油云,寥寥长风”便是雄浑的写照,是为中国西部艺术的象征。阳刚大度超越了贫瘠单调,超越了苦难,超越了死亡,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复苏,从单一走向丰富的宫殿,从痛苦走向欢乐的天庭。
  黄土地的美术作品,当推陕北石刻、雕塑、剪纸、手绣。剪窗花是陕北一绝。有名的剪纸“艾娃”,头上有两只飞鸟,考古学家说,这是人类最早的图腾标记。陕北妇女手绣的老虎、狮子、小毛驴,甚至一只青皮青蛙都玲珑剔透。陕北人不是作家,不是画家,却穿越了整个文学,整个美学,塑造经得起千百年考验的艺术珍品,其因就在于他懂得想象。有了想象,便有了 “马踏飞燕”、六骏浮雕,“小艾娃”。想象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科学家看见苹果落地,便想象地心与引力的关系,文学家看见苹果落地,必想象逝水年华,陕北人看见苹果落地,想象丰年如丹,硕果累累。连红窗花上都结满红苹果。想象不是为了欢乐而哭泣,而是为了哭泣而欢乐。想象是陕北艺术的第一超越。想象的最初是从贫瘠中孵生的。当塞下边城的守将想象千嶂风烟,出使西域的商队想象渭城朝雨,发配充军的囚犯想象深闺梦影,进军朔方的匈奴想象马踏贺兰,他们一起回首这片大漠时,会兀自发问:黄土地呵,你除了想象还有什么?苦难的文化在蛮荒的搏斗中,未必每次都是胜利者,即便丢了自家性命,即便粉身碎骨,也不肯远走他乡。想象便是散落在黄土高坡上一块块闪着晶莹泪花的文化碎片。一个民族过于慎密,过于刻板,过于正襟危坐,对痛苦都失去挣扎的思索,不是麻木,也是无知。失去了想象,犹如安琪儿失去翅膀,丘比特失去弓箭。因此,再苦难的部落,也会营建自己的伊甸园。想象化的文化品格若被西风留住,吹向黄土高天,当会给大漠生命增添人间亮色。
  华夏文明的祭坛,是黄土垒成的。黄土的祭坛上堆着黄土。黄土成为一、个民族部落的图腾的色彩。黄土地的艺术融入了对埋入黄土的先祖们的崇拜,对钻出黄土地,顽强生长的生命礼赞,对黄土地上贫瘠苍凉生活的冷静态度。她杂交融汇了诸多文化元素,一如陕北的俊男靓女。“米脂婆・ 姨绥德汉”,绥徳出吕布,半脂出貂婵。艺术杂交的结晶体现,了生命发育的本质:强健、兼容、壮美,因而进入了大雅大美' 大器的审美殿堂。宁要强健,不要孱弱,宁要兼容,不要单一,宁要壮美,不要轻浮,外刚而内秀,丰满而超诣,成为一种民族的气质强悍的活体。
  中华民族走向未来,东方艺术走向世界,无论是生命意识还是审美意识,都呼唤雄健,呼唤大器,呼唤真诚的美。面对璀璨的人生,厚重的历史和混沌的未来,让我们像穿越大漠的信天游一样,仰天长啸吧 !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江淮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安琪儿
相关人物
丘比特
相关人物
吕布
相关人物
尧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陕北
相关地名
黄河
相关地名
延安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黄土坡
相关地名
黄土高原
相关地名
中国西部
相关地名
西域
相关地名
渭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