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济智斗日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346
颗粒名称: 王光济智斗日寇
分类号: K825.2
摘要: 1939年2月,日寇侵占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0年春节后的一天,城戴礼帽、身穿长衫的年轻他就是张家表侄、当年抗积极分子王光济。人称“三表叔”或"小三爷”。他的公开身份是伪淮阴保安第三中队部文书,常到城南马庄、尚老庄、张庄、杨胡庄一带“走亲访友”,暗通情报,向新四军游击队报吿日伪军的动向1941年,日伪军曾几次向盱眙洪泽湖一带扫荡,都亏三表叔及时送出情报。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军事人物传记

内容

1939年2月,日寇侵占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0年春节后的一天,城戴礼帽、身穿长衫的年轻他就是张家表侄、当年抗积极分子王光济。人称“三表叔”或"小三爷”。
  他的公开身份是伪淮阴保安第三中队部文书,常到城南马庄、尚老庄、张庄、杨胡庄一带“走亲访友”,暗通情报,向新四军游击队报吿日伪军的动向1941年,日伪军曾几次向盱眙洪泽湖一带扫荡,都亏三表叔及时送出情报。有一次,他把用明矶水写好情报的小纸,捻成纸条,塞在新草鞋底内,让家叔挂在挑粪的桶夹上,大明大白出城,桥联络站和高埝等地。人民群众和地方武装得知日伪军下乡扫荡消息,便安全转移,使敌人扑空,一无所获。1942年秋,日伪军在淮阴城内召集头目开会,拟向泗阳、宿迁、沭阳等地扫荡,情报控制很严。行动前,与会人不得接触外人、不许出城,对往来行人盘査更严。王光济得知后,将情报用明矶水写在白纸上,买一帖中药换上,包扎好,挂在挑水粪的扁担头上,在伪警长徐某的掩护下,安全出了城,交给交通员甘志和转送小桥联络站,与新四军游击队联系,这次敌人纠集日伪几千人,倾巢出动。可他们出城后,即遭各县地方武装伏击。结果,这次敌不但无所获,还拉回上百具死尸回城。
  1944年,麦子黄了的时候,日军在淮阴城南门城楼了望,并向城南境内打炮,太阳旗就竖立在杨胡庄的麦田里,只要炮声一响,不仅麦子遭殃,人畜、房产全无保障。这时,;王光济"从天 ;而降”,迅即将太阳旗拔掉,塞入水粪茅池,因来不及转移,一头钻进我家西间房,隐身蚊帐后,枪口对着房门。日军失去炮击目标,分头寻找旗子,有个日军骑着洋马横冲直撞,闯至我家门口问:“你家八路的有? ”家父急忙迎上前笑着说:“我的良民,八路的没有 ! ”骑马的家伙把马头一带,说声开路,转身走了。
  王光济,字晋山,淮阴县西坝人。他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随部队转战南北,最后在安徽六安军分区任师政治委员,1982年离休,1991年病故。”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栋
责任者
王光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淮阴
相关地名
马庄
相关地名
张庄
相关地名
盱眙
相关地名
洪泽湖
相关地名
大明
相关地名
泗阳
相关地名
宿迁
相关地名
沭阳
相关地名
晋山
相关地名
西坝
相关地名
安徽
相关地名
六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