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个温暖的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1214
颗粒名称: “我想有个温暖的家”
其他题名: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分类号: D669
摘要: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因素在造成靑少年违法犯罪的各种原因中占着重要位置,而以下三种类型的家庭则更容易导致子女走上犯罪道路。家庭结构破碎型。父母离异或早逝后,子女缺少管教,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和家庭的念头,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调査的20名正在劳改的青少年中,家庭破碎的就有7人,占抽样调査的35%。
关键词: 社会问题 青少年犯罪

内容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因素在造成靑少年违法犯罪的各种原因中占着重要位置,而以下三种类型的家庭则更容易导致子女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结构破碎型。父母离异或早逝后,子女缺少管教,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和家庭的念头,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调査的20名正在劳改的青少年中,家庭破碎的就有7人,占抽样调査的35%。
  刘某11岁时,其父与一女青年发生暧昧关系,刘某的生母因不堪忍辱喝药自杀,其父随即与女青年结了婚。刘某与继母的关系异常紧张,在他心目中,妈妈是被继母害死的,而父亲对他动辄就毒打”使当时只上三年级的刘某再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经常流落街头,最后成为流氓盗窃团伙的首犯,被判刑9年,当时他只有18岁。
  家长行为不端正型。
  “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终生。调査中家长行为不端正的不乏其例。父母有赌博、贪婪、偷摸、寻花问柳等恶习,都会造成孩子危害社会的心理。如王某,其父在某机关工作,作风不正,1987年私自带一女青年外出鬼混,其母则 “以牙还牙”,也跟着别的男人私奔。这期间王某因流氓打架构成伤害举,被判刑三年,出狱后王某又加入流氓团伙,和多名女青年发生关系,最近又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家长管理方法不当型。一种表现,是溺爱放纵。劳改犯江某12岁时因母亲去世,父亲怜其无母听之任之,百般娇惯,江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其父察觉加以控制时,江某就开始从事偷摸、流浪。1985年因流氓罪被劳教2年,解教不久又因偷盗被判刑8年。家庭对子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是青少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种表现正与之相反,是简单粗暴。这类家长多数文化素质低,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教育不足,严厉有父母和孩子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张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张父原在外地工作,孩子7时才调回本地。本来父子感情就不深,加上张父对孩子只会训斥棒打,使父子隔阂日深。在家中没有温暖,张某就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这类家庭在孩子出了问题后,家长仍单纯报怨孩子不争气,而不从自身找原因。更有甚者任孩子破罐破摔,撒手不管。这样,没有家庭的配合就给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带来了更大的被动。如陈某,多次违法屡教不改,当又一次被公安机关收审时,其父干脆声明断决父子关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只能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恶性循环。
  "我想有个温暖的家 !” 这几乎是青少年罪犯的共同心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又是人生的起点,对青少年一生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天下为人父母者,为了孩子,爱你的家庭吧 !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魏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