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李宝奇义务修路为乡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0904
颗粒名称: 农民李宝奇义务修路为乡邻
分类号: D648
摘要: 每当雨过天晴,在泗阳县穿城乡通往宿迁的两条泥土路上,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手拿铁锹不停地修补路上的坑坑洼洼,填平道上的条条车辙。他就是穿城乡戚庄村农民李宝奇。村里人为他编了两句歇后语,叫做李宝奇做好事——家家到,李宝奇的铁锹——路路铲。20年来,李宝奇用手中的铁锹,不知铲平多少坎坷路,铺展多少阳光道。
关键词: 义务劳动 乡村建设

内容

每当雨过天晴,在泗阳县穿城乡通往宿迁的两条泥土路上,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手拿铁锹不停地修补路上的坑坑洼洼,填平道上的条条车辙。他就是穿城乡戚庄村农民李宝奇。
  村里人为他编了两句歇后语,叫做李宝奇做好事——家家到,李宝奇的铁锹——路路铲。20年来,李宝奇用手中的铁锹,不知铲平多少坎坷路,铺展多少阳光道,经他修补的路有多远?他做过的好事有多少回?谁也说不清,只有群众的口碑和他那把已被磨得溜光圆滑的锹柄是最好的证明。
  李宝奇宽厚善良。一生最大优点就是乐于为民做好事。戚庄村境内有两条长约10公里的泥土路,一至是穿城通往宿迁的交通要道。每逢雨雪过后. 道路泥泞,凹凸不平。每到阴雨过后,李宝奇总是雷打不动,拿着铁锹出现在这两条路上,放掉路面坑洼处的积水,填平车辙。不论春夏秋冬,寒暑易节,李宝奇总是不停地修呀、铲呀,而且长年坚持,一干就是二十年 !在这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中,他因修路不知误了多少农活,挨了多少白眼。"文革”期间,有人说他是想自我表现,也有的说他相信迷信,修桥补路是为了积德生个孙子。二十年来,不论世人对他怎么评说,可李宝奇修路做好事却从没中断过,光他用坏的铁锹就有13把。1992年麦收前下了场大雨,戚庄村境内四条生产路被来往车辆轧的坑坑洼洼,到处积水。这四条路如不赶紧整修一下,将会给附近四个村麦收造成困难。李宝奇丢下家务,扛着铁锹上路了,他迎着晨曦到,踏着星星归,连着干了两三天。四条道路平整好了。他人也累坏了,夜里躺在床上,浑身疼得直"哼哼”.家里一亩地油菜也因熟透没及时收割而遭受损失。老伴又生气又心疼地说:“我跟你几十年了,你这脾气一点也不改。你想着别人方便,想着修路,我都赞成。但是,何苦要这么累死累活地干呢?到手的油菜丢了,谁补给你呢? ”李宝奇笑笑说:“谁叫你嫁给我李宝奇呢? ”戚庄村境内有12根电线杆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李宝奇主动把线杆扶正夯实。村电工要付给李宝奇报酬,可老李说啥也不收。他说:“我又不是为了钱。我能做的事,看到了就要做,不然心里不踏实去年一场大雪过后,李宝奇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还坚持上路扫除积雪。虽是数九寒冬,他却干得满头是汗。有位当地建筑包工头遇到李宝奇说::李大爷,你有力气不如跟我去看场子,包给你10元钱一天,你真傻,尽干些出力不拿钱的事。”李宝奇坦然地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好事总得有人干。如果生活只是为了钱,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李老汉的一席话,说得那包工头连连点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宝奇在村里做好事出了名。谁家有事需要人帮忙的,只要李宝奇知道了,他总会不请自到。如今他已年过七旬,可乐于助人的精神却与日俱增。他常乐呵呵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尽力为大家多做点事。”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史长春
责任者
李宝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泗阳县
相关地名
宿迁
相关地名
戚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