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延安,我的延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0608
颗粒名称: 我的延安,我的延河
分类号: D648.4
摘要: 踏上延安的土地,我象初来的人一样,捧住黄土不撒手,望见宝塔就想哭。我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强烈震撼:这才是我梦牵魂萦苦苦寻觅的故土。细如辫带的延河水环绕着延安城。河抱着城,城偎着山,山俯瞰着河,河把源于洛河,源于黄河,源于人文始祖,仰韶文化的精气神灵、豁达钟秀和聪明睿智,深深地注入了这块土地,如母乳,如甘泉,滋润了陕北荒凉贫瘠的土地,馨甜了土窑洞里每一个苦涩干枯的梦。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延安精神

内容

踏上延安的土地,我象初来的人一样,捧住黄土不撒手,望见宝塔就想哭。我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强烈震撼:这才是我梦牵魂萦苦苦寻觅的故土。
  细如辫带的延河水环绕着延安城。河抱着城,城偎着山,山俯瞰着河,河把源于洛河,源于黄河,源于人文始祖,仰韶文化的精气神灵、豁达钟秀和聪明睿智,深深地注入了这块土地,如母乳,如甘泉,滋润了陕北荒凉贫瘠的土地,馨甜了土窑洞里每一个苦涩干枯的梦。蓝天下,宝塔似一位白首的长者,目光高远,思维清晰,默默无声地阅读着历史的厚积。远望宝塔,它是一座碑,近观宝塔,它是一捧黄土。不是激动,泪情不自禁地往外涌。抚摸斑驳陆离的塔身,心蓦然下沉,它凝结了两千年的奠基,一百年的思索,五十年的召示,浸透了黎明的崇高,血色的泪滴,革命的回忆,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画框不断放谢出金色光芒的革命象征物。生于黄土,斯于黄土,与黄土融为一体,生生死死,苦苦难难中,从黄土地上萌发和造就的黄土之碑、黄土之树、黄土之不容侵蚀的青春年华,自然要成为黃皮肤的子孙们血脉里滚烫热流的原动力,成为他们心中虔诚的朝圣吉祥物,成为中国革命的不朽图腾。
  我渐渐理解了两行泪滴的含意。
  我在延安走。寻觅昔日的故事,把一个个名字念得意味深长。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它令我夜夜梦中不安——枣园。撩起毛泽东故居的白棉帘,窑洞里射进明亮的光,扇形窑窗上,白麻纸灰蒙蒙的,一颗五角红星嵌在窗眉中,放射状的窗棂撒向四周,窑洞里漾满温馨。一切都未变,你看,线装书还打开,马兰纸上的墨迹似乎未干,土布躺椅在轻轻地摇,羊白肚手巾缀在被头,像刚浆洗过的,洁白柔软,散着久久地芳香。人呢?喜鹊隔着窗棂答话,唱得很美,它说的是五十年前的故事吗?主人走了,再没回来——三千里地江山,四十年来家园。太阳热烈,月亮冷峻,木炭火年年彤红,枣林花季季飘香,山丹丹千呼万唤,久久地渴望冀盼,化成悠悠的伤感……月光如水水似银。月光下黄土高原上一切都苍凉神话般地静谧。枣园的夜很深沉。我在延河边上走。月色灿灿照延河,河水揉碎了月色。延河,可以与世上任何一条河流媲美,无论气质还是素质,无论品格还是精神,她的坚毅、忍耐、奉献、博大的思想品位和生存价值超过了许多名声浩大的河。她源于黄河,又融于黄河,与洛河、杏子河纵橫陕北,构成陕北高原的主要水系,滋润着千里黄土地。这才有了糜谷、高梁、养麦、黑豆、玉蜀黍。金灿灿的小米加上一支步枪,组成一个庄严伟大的造型。一支步松挑着一条干粮袋,面前放一碗小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新生和崛起。小米是血肉,延河是乳汁。对于土地,她是大自然的恩赐,对于中国革命,她是一条生命之源。
  我沿河而上,想聆听延河的波涛声。久久地,久久地,没有一缕动静。
  延河枯了——只留下宛如细带的一条浊流携着黄土尘沙蹒跚而下,潺潺如泉。那波涛滚滚的延河水哪去了?那清如明镜碧似玉的延河水哪去了?毛泽东曾饮马延河,河边漫步,柳丝儿轻拂河面,水中倒映宝塔的倩影,呵,多少热情澎湃的延河颂歌离我远去。过去水也清,过去水也宽,现在真叫人不安,怕她枯竭,怕她绝望,怕她消失。岁月能把血淡化成水,何况休古,何况回忆。
  使人深深忧虑她的生命内涵和象征意义。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江淮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延安
相关地名
延河
相关地名
洛河
相关地名
黄河
相关地名
杨家岭
相关地名
王家坪
相关地名
杏子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