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再上台阶的希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0441
颗粒名称: 农村经济再上台阶的希望
分类号: F320.3
摘要: 最近,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抓加工业大户为突破口,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形成加工业专业村组,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的振兴我市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这是市委市政府在继“大调整快开发,抓‘三富'奔小康”之后为振兴我市农村经济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村发展

内容

最近,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抓加工业大户为突破口,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形成加工业专业村组,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的振兴我市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这是市委市政府在继“大调整快开发,抓‘三富'奔小康”之后为振兴我市农村经济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作出了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到去年底,全市税收在5000元以上的加工业大户已有6000多家。这些大户的出现,有效地地扩大了个体私营经济的总量和規模。这也启示了我们:要放手发展个休私营经济,必须进一歩发展大户,抓住大户就抓住了大头。大户有了举足轻重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必将乘势而发。
  近两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开发,我市农业中多种经营的比重大为上升,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岀增加了。要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从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抓好农村加工业大户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在加工业大户的带动下,把千家万户农民组织到农副产品加工的领域中去,开辟农村中的新兴产业,获取家庭经济的规模效益,这不仅是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和增效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民群众脱贫以后向小康迈进的迫切需要。
  加工业大户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专业村组的形成。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脱贫致富,但如果始终在分散的、非组织化的形式下各寻门路,既难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难以保证已有的个体私营经济经受住市场风浪的冲击。农村现有的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格局,既与农村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和与市场经济的不协调。加快发展加工业大户,大户带多户,一村带一片,以产品为纽带,建立农户与农户之间和农、工、贸之间的广泛联系,有利于克服这些局限性和不协调。广阔的乡村在更多的加工业大户的带动下,形成星罗棋布的专业村组,本地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区域经济得以形成,必然把我市农村经济推上一个新台阶。
  加工业大户入主乡镇企业,将促使乡镇企业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淮安市将加工业大户与乡镇企业相嫁接,大大调动了大户投资办工业的积极性,形成了大户独办、大户与集体联办、大户租赁、数户联办等多种类型。去年1-11月份,该市乡村工业创利税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技改投入完成1.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终于发现,农村中这一批脱颖而岀的大户,原来是乡缜企业发展的驱动轮。
  产权制度改革任重道远,租赁、股份都是我们试图转换企业机制的努力。实行这些改革后,必须以求实的态度不断深化、完善,扩大效果。大户与乡镇企业嫁接,通过有偿转让的形式,加重乡镇企业的个人私有色彩,集大部分产权于一身,把大户的利益和乡镇企业的利益扭结在一起,从根本上调整企业中原来的生产关系,革除原有弊端,实现优势迭加,将使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方向再跨进一大步。
  大户加工业是我市农村经济新的生长点,加工业大户是我市农村生产力的先进代表。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真心诚意地让大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挑大梁、唱主角,给以优惠,提供良好服务,使他们能够放心、称心地为致富一方,一展雄才大略。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家凯
责任者
邓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淮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