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与宋长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0280
颗粒名称: 周信芳与宋长荣
分类号: K825.78
摘要: 1959年秋,沐阳县京剧团第一次到上海,也是第一次进大城市演出,前后一个多月。当时64岁的周信芳任上海京剧院院长,他了解沐阳县京剧团的情况后,立即派了一些演员和乐队几乎天天来帮助演出。年方24岁的宋长荣是团内一名普通演员,主演剧目是《凤还巢》。周信芳专门让梅兰芳的大弟子魏连芳来为宋长荣加工排练这出梅派名剧。
关键词: 艺术家 人物传记

内容

1959年秋,沐阳县京剧团第一次到上海,也是第一次进大城市演出,前后一个多月。当时64岁的周信芳任上海京剧院院长,他了解沐阳县京剧团的情况后,立即派了一些演员和乐队几乎天天来帮助演出。年方24岁的宋长荣是团内一名普通演员,主演剧目是《凤还巢》。周信芳专门让梅兰芳的大弟子魏连芳来为宋长荣加工排练这出梅派名剧。然后组织了专场演出和座谈会,请来了吴石坚、言慧珠、李玉茹等许多艺术家到场。周信芳亲自主持座谈会,他和其他艺术家认为宋长荣是个人才,有很大潜力,继承梅派戏有希望;同时亲切地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由于周信芳的鼎力支持,沐阳京剧团的演出获得了成功,剧照在许多家照像馆前展出,报纸也作了多次报道,从而在上海及南方开始有了影响。周信芳之所以那样做.是为了京剧事业的发展,还有一份对故乡的爱。他的言行无疑给了宋长荣长久的影响。宋长荣前些年提出的“艺不离德、身不离团、心不离土”观点无疑与周信芳的品德一脉相承。这样看,李瑞环同志为纪念周信芳诞辰95周年而题的“麒艺流芳”和几年前给宋长荣的题辞“荀艺长荣”,都根据流派和名字着笔,并非全是巧合。最近纪念梅邑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活动,宋长荣以京剧艺术家及周信芳同乡的身分参加了各级组织的纪念活动。在1994年12月11日晚全省纪念梅、周演出后,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上台握住宋长荣的手赞扬道:“你演得非常好!早就知道你,从电视电影中看过你的戏,但没看过你实际演出。从节目单上看到有你演出,非常高兴,我就来了,很荣幸啊! ”宋长荣激动地说:“您在百忙中来看我们的戏,为纪念梅、周活动又增添了光彩!”1994年12月20日至28日,宋长荣又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纪念梅、周的演出等活动, 受到了江泽民、李瑞环等领导的接见。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宏宽
责任者
周信芳
相关人物
宋长荣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魏连芳
相关人物
吴石坚
相关人物
言慧珠
相关人物
李玉茹
相关人物
李瑞环
相关人物
朱镕基
相关人物
江泽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沐阳县京剧团
相关机构
沐阳京剧团
相关机构
国务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上海京剧院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