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镇实施千家万户致富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0096
颗粒名称: 洋河镇实施千家万户致富工程
分类号: F124.7
摘要: 泗阳县洋河镇党委、政府在带领群众奔小康进程中,注意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抓整体跨越,促共同富裕,他们实施了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发动各农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发展家庭致富项目,从而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洋河镇实施千家万户致富工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小康建设

内容

泗阳县洋河镇党委、政府在带领群众奔小康进程中,注意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抓整体跨越,促共同富裕,他们实施了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发动各农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发展家庭致富项目,从而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洋河镇实施千家万户致富工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大力扶持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能人发展私营企业。他们从思想上引导,技术上帮助,资金上扶持,工作上支持,全方位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苏洋酿酒有限公司与韩国合资创办缫丝厂过程中,镇党委书记周崇宝为他们南下北上,到东北参与同外商洽谈,到无锡帮助他们选购设备。党委、政府领导热心扶持,加快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步伐,现在全镇已有私营企业86家,去年1—11月份,私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4872万元,实现利税979万元,分别占全镇工业总额的48%和42%.其次,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他们利用本镇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努力提供服务。去年,由集体投资20多万元新建了32个冬暖式蔬菜大棚,让群众承包。他们还从山东高薪聘请技术员,负责全镇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指导。西门村村民陈永福,去年承包集体8分地蔬菜大棚,纯收入达8400元.目前,全镇各村都涌现出一批多种经营大户。
  第三,创造条件,方便群众进市场,搞流通,发展第三产业.历史上洋河镇就是“商务繁茂”之地,人们有经商做生意的传统。近年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镇党委、政府把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作为群众办实事,实施千家万户致富工程的“16头戏”。他们修路、扩街、建市场,使街区面积由原来的一平方公里扩大到四平方公里,做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并且大力发展“街心经济”、沿路经济,将沿路、沿街经商的黄金地段,统一规划,全部出租经商,方便广大群众进市场、搞流通、赚大钱。目前,全镇大街小巷,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200多户,从业人员达4000人。
  洋河镇实施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大大加快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到去年11月底,全镇个人存款总数接近1亿元,人均存款3000多元,户均存款1.6万元。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遵逵
责任者
周崇宝
相关人物
陈永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洋河镇
相关地名
韩国
相关地名
东北
相关地名
无锡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上洋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