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鸡新城疫病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1209
专题名称: 长春市鸡新城疫病情况
其他名称: 亚洲鸡瘟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242.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鸡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是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鸡常呈败血经过,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为主要特征。 该病于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同年,在英国的新城也发生流行,为了与当时欧洲的鸡瘟相区别,而得名鸡新城疫。此病已从印度尼西亚传遍五大洲。我国在东北沦陷时期把鸡新城疫列为法定传染病,据《东北经济小丛书》记载,伪满政府在东北进行家畜家禽疫病普查,查出17种疫病中就有鸡新城疫。民国时期死于鸡新城疫的鸡约占养鸡总数的50%以上。东北沦陷的末期,伪兽医研究所已研制出鸡新城疫预防液(鸡百斯笃疫苗)并开始应用。解放后,1950年长春市卫生局曾向农业部请领鸡新城疫预防液疫苗1400毫升,由家畜防疫所兽医师到长春市公安局农场、公私合营养鸡场和私人养鸡户进行预防注射、共注3676只,1951年应用鸡新城疫印度弱毒疫苗刺种,在市区七、八、九区选定重点村试点,接种鸡11416只,市内少数养鸡单位未做预防刺种则发生鸡新城疫。1954年至1955年长春市郊区发生鸡新城疫,而且是在初春疫情比较严重,当年第一季度9个区8个村发病3320只,死亡率达97.8%,1957年再次发生鸡新城疫29472只,1961年开始对雏鸡用鸡新城疫疫苗滴鼻,虽然年年进行鸡新城疫预防注射,但鸡新城疫仍在一些地方不断发生和流行,1964年长春市有2393个生产队发生患新城疫鸡99674只,死亡80390只,病死率80.65%,1975年鸡新城疫较为严重,在1471个生产队发病132414只,死亡115111只,病死率为86.9%。80年代由于长春市普遍加强了防疫灭病的领导,大力推广技术承包责任制,落实了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使鸡新城疫疫情逐年下降,到1985年已得到控制。自1980年到1988年发生新城疫病鸡57499只,死亡病鸡44803只,年平均死亡率0.2%。 病鸡是该病的传染源,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及被病鸡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鸡、火鸡较易感。从流行特点看,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季节发生较多,呈地方性流行。其防制措施是:不由疫区引进鸡雏、种蛋;定期预防接种;鸡群一旦发生本病采取紧急措施,严格隔离可疑病鸡,死鸡销毁。对病鸡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对疫区内未发病的鸡进行紧急接种。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