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1206
专题名称: 长春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情况
其他名称: 马传贫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237.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为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历史资料记载我国无有此病。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匀发生过马传贫,其中日本、苏联等国马传贫流行严重,据日本畜产学年报统计,1931年日本发生马传贫病马1403匹。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将此病带进东北、华北等地。日本关东军中马传贫发病率高达20%左右。在长春市孟家屯设立马传贫病马试验场(常年保持1000匹以上),日本投降后大批日本军马流入民间,造成该病在长春流行。 解放后,吉林省流行马传贫是1954年和1958年由苏联进口小额贸易马之后发生的。吉林省双岗畜牧场1958年11月份从苏联进口小额贸易马1050匹,1959年该场发现了可疑传贫马39匹,到1960年经解放军兽医大学确诊为马传贫病。长春市在1960年6月份发现该病,首先在市内南关区、二道河子区、宽城区散发,其后市内各区、郊区及所辖各县部分乡镇也陆续发现了马传贫,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未能确诊,通称“无名高热”。同年9月,由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东北农学院共同确诊为马传贫。 从1960年6月发现此病至1962年10月该病已扩延到长春所辖的10个县(区)的30个乡、45个村、54个机关企业单位,发病1575匹,死亡1034匹,死亡率为71.1%。其中1960年发病469匹,死亡188匹;1961年发病504匹,死亡474匹;1962年发病602匹,死亡372匹。 该病流行初期(1960~1973年)在长春应用临床与血液学综合诊断检疫方法,在14年中检出病马11601匹,年平均检出率1.34%,死杀病马10359匹,占病马总数的89.29%,可疑病马近万匹,这些病马与健马长期混群,促成疫情越来越严重。1974年至1979年检出病马21759匹,年平均检出率为6.02%,死杀病马9662匹,占病马数的44.4%。1975年开始应用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补体结合反应、琼脂扩散反应)检出率明显增高,1977年检疫马34506匹,查出病马4503匹,检出率13.3%,同年在九台县其塔木乡开始搞试用“马传贫弱毒疫苗”试点。1978年又对6个县(区)、15个农村乡(镇)、4个农牧场、989个养马单位试点。1979年对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市郊区等6个县(区)全面开展了马传贫弱毒疫苗注射。 1979年后,逐年对马匹进行马传贫弱毒疫苗注射,收到了明显效果。1988年在159749匹马中仅查出病马24匹,检出率为0.015%,病马检出率明显下降,进而使该病得到了控制。从1960年至1988年的29年中长春市共判定马传贫病马35203匹(死杀病马达20331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800余万元,给长春市农业生产和集体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其疫病流行范围、发病头数、经济损失是史无前例的。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马和带毒马。特别是发热期的病马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传染途径是多种的,主要是通过吸血昆虫(虻类、刺蝇、蚊类及蠓等)的叮咬经皮肤感染。其次也可经被传贫病污染的器材(注射针头等)散播传染。还可经消化道感染。其马属动物(马、骡、驴)对马传贫有易感性。在自然条件下以马的易感性最强,骡、驴次之。各品种、性别、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进口马和改良马的易感性较强。 从流行特点看,该病通常散发呈地方性流行,流行面相当广泛,长春市所有县(区)均发生过,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吸血昆虫繁殖季节末期的9、10月份发病较多。 对该病的防制措施。1961年根据东北三省制定的《马传贫检疫标准、检疫技术操作规程及防制措施》采取了“养、检、隔、封、消、处”的防制措施和临床与血液学综合诊断检疫方法,但有些可疑病马仍混在健康马群中致使疫情逐渐蔓延。1974年至1979年间应用血清学方法检疫,检出率由1973年前的1.34%上升到6.02%,1979年进行马传贫弱毒疫苗预防注射,接种后收到明显效果。自1979年到1988年末,在159749匹马中检出病马24匹,检出率为0.15%,病马检出率明显下降,使该病得到控制。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