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口蹄疫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1205
专题名称: 长春市口蹄疫情况
其他名称: 鹅口疮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234.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口蹄疫俗称“鹅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上发生水泡和烂斑为临床特征。 该病由来已久,民国8年(1919年)长春市就有发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曾3次在长春市发生较大的流行。第1次流行是1951年冬由洮安、洮南、泰来等县发生口蹄疫后传入吉林省伊通县。1952年春,首先在长春市郊大屯、市内八区的一部分发生“A”型口蹄疫,后蔓延到农安、德惠、榆树、九台、双阳等县,发病牲畜372头,其中农安县就有病牛339头,死亡5头,郊区有病牛12头,死亡3头,南关区病猪21头。第2次流行是在1963年冬至1964年春发生“C”型口蹄疫,是由苏联、蒙古传入我国,很快传入长春市10县(区)、135个乡、984个村、1973个社(组)、125个单位,发病牲畜94307头,其中发病牛57490头,死亡2698头;病羊15373只,死亡1144只;病猪1615头,死亡2033头;病鹿1576只,死亡35只。其中牛、羊、猪、鹿的发病率分别为40.45%、30.38%、、2.61%、36.93%。病死率分别为4.7%、7.4%、12.4%、2.2%。第三次流行是1974年春天首先在长春市郊区红旗公社、市食品公司奶牛场、市肉联厂发生“O”型口蹄疫,继而在长春广泛流行。疫情来势凶猛,蔓延快,感染畜种多(黄牛、奶牛、羊、猪)并危及到3人。相继在农安、九台、榆树、双阳、德惠等6个县(区)28个乡、44个村,76个社(组)、5个单位共发生病畜1520头,其中病牛317头、病羊40只、病猪1163头,共死亡201头,其中牛11头、羊1只、猪189头,还有两人感染。疫情发生后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协同作战,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975年、1976年仍有零星发生。1979年长春市商业部门从关内疫区调入病猪肉上市鲜销,加之肉联厂消毒不严,常年进猪造成肉联厂疫情不断,对其粪便不经发酵消毒就外运,运到农村,造成口蹄疫疫情以市县肉联厂为中心向外蔓延,形成了农村与肉联厂的恶性循环,引起猪口蹄疫的大暴发。1980年口蹄疫疫情达到高峰,在长春市所辖的10个县(区)、146个乡、727个村、1956个社(组)发生,有病猪82936头,占年末存栏数的4.5%,死杀病猪18776头,仅死猪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万余元。 该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畜和潜伏期带毒的动物及带毒的猪肉和污染物。长春市1979年经商业部门从关内疫区运进带毒的猪肉(胴体)上市鲜销造成疫情蔓延。1981年农安县合隆镇从长春市肉联厂运回垃圾粪便使该镇猪只发生了口蹄疫,这就是一起明显的例证。 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以间接接触传播为主。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无生命的媒介物如垃圾、粪便等传播。口蹄疫病能危害多种动物,但主要是偶蹄兽,其中以牛最易感染,其次是猪、羊及野生偶蹄动物。 从流行特点看,长春市第1次发生猪的口蹄疫是1952年,第2次是1964年,均在冬春低温季节发生,呈周期性蔓延或传播。以感染牛、羊为主。第3次为1974年至1987年春,先牛、羊感染,后以危害猪为主,持续时间长,呈跳跃性传播。多以城市周围为主,向四周蔓延,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1952年口蹄疫由伊通传入长春市内,相继蔓延到长春地区各县。基本没采取预防措施,只是加强护理病畜。1960年长春市制定了《家畜家禽防疫管理暂行条例》,1963年冬季,长春市又流行口蹄疫,这次主要坚持了“早、快、严、小”的原则,提出“疫区封死,疫点封死”的办法,迅速消灭了疫情。1965年冬,黑龙江、辽宁省、吉林省白城及通化地区又开始流行〔O〕型及〔A〕型口蹄疫,严重威胁长春市的家畜安全。由于春冬进行了口蹄疫疫苗接种,长春市幸免没有发生。1974年第3次流行,仍坚持“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加强疫情监测,全面开展疫情普查,扑杀病畜及预防接种等“查、检、免、处、消、管”的综合防制措施。从1983年开始全国开展防治口蹄疫第一战役之后,疫情明显减缓。长春成立了防制牲畜口蹄疫指挥部,经过5个战役后,于1987年长春市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消灭牲畜口蹄疫的标准。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