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牛布氏杆菌病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1202
专题名称: 长春市牛布氏杆菌病情况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231.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流行概况:本病在世界各地流行已久,该型菌是1897年由丹麦学者Bang所发现的。牛布氏杆菌病在我省流行历史悠久,长春市在1953年前无布氏杆菌病流行记载,1954年吉林省良种场(现农大农牧场)由佳木斯引入1批患布氏杆菌病奶牛后,该病在长春市流行。1956年畜间妊娠奶牛发生流产,当时组织开展布病检疫工作,检出阳性牛42头,疑似牛36头,共计78头,占受检头数1042头的7.49%,对阳性病牛采取就地隔离。人间发生布氏杆菌病患者两名(长春市传染病院报道)。1958年农安县商业局饲养场及长春市公私合营奶牛场的牛群中发现妊娠母牛连续发生流产,同时场内工作人员中也不断出现高热、关节痛等急、慢性布病典型症状,当时确诊为牛布氏杆菌病。 长春市从1954~1975年22年间在疫点内的畜间检疫102370头,检出病牛6861头,平均检出率为6.7%,检出病畜数最多的年份是1971年,检出病牛2809头,检出率为6.85%。人间在放牧、挤乳、屠宰、皮毛畜产品加工和从事兽医职业的3291人中,查出病人124名,占被检人数的3.76%。 从1976年到1984年以畜间检免为重点,并积极治疗患病人。畜间实行“检、免、处、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之后,实检牛94156头,检出病牛760头,年平均检出率为0.81%,“七五”期间年平均检出率下降了5.9个百分点。1984年经吉林省检查验收,长春市达到国家规定的布病控制区标准。 自1985年到1988年4年检疫牛130278头,检出阳性牛10头,平均检出率为0.008%。特别是1987年和1988年,两年相继有榆树、德惠、九台和双阳4个县(市)通过省级布病检查验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稳定控制区标准。其他各县(区)畜间已接连3年未查出病畜。人间自1972年以后,就已无新患发生。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和病人,特别是病母畜流产时,随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的分泌物等等,排出大量病原菌,在病母畜流产前后,也可长时间随乳汁排菌,病公畜还通过交配传染。 该病的传染途径可通过皮肤、粘膜侵入机体。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而感染。 牛型布氏杆菌可与其它型布氏杆菌交叉感染。羊、牛、猪易感性最强,马、骆驼次之。 从流行特点看,布氏杆菌病在长春市畜间流行无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早春发病较多,呈散发性。流行的原因主要是:1)由外地引入病牛。如长春市郊区西新公社1980年115头奶牛检出阳性牛36头,其中34头是外地购入的。2)对检出阳性牛不能全部扑杀,又不能妥善进行隔离,如长春市郊区幸福公社就是如此,在1965年有奶牛550头,当年检出阳性牛52头,检出率为9.5%,到1975年检出率升为37.9%。3)个别的社队和养畜单位、养牛专业户对本病认识不足,致使检免工作出现死角和空白,使布病流行。 在防制措施上,认真贯彻“检、免、杀”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实行定期检疫,1971~1982年长春市相继检出阳性牛5170头,其中扑杀3240头,占病牛总数的62.7%,虽然扑杀的不彻底,但消灭了大部传染源,切断了传染途径,还配合大幅度的提高注射率。1984年牛的注射率达91.9%,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从1983年以来还实行布病监测工作。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