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1157
专题名称: 相声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4/001
起始页: 0270.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相声是以说讲为主要表演手段的一种喜剧性北方曲种。现在流行的相声形成于清代中期,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讽刺是相声艺术的主要功能,善于有力地揭露鞭挞腐朽事物,讽刺落后愚昧现象,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歌颂。相声传入长春后,很快便成为经常演出的曲种。至20世纪30年代,常年在城市茶社作专场演出或与其它曲种联合演出,并在电台播放。在长春作艺的有杜元善、任阔文、魏佑臣等。演出皆为传统段《大改行》、《大相面》、《打灯虎》、《歪讲百家姓》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声演员到长春演出的逐渐增多。1951年常宝堃在赴朝鲜前线途中,曾在长春演出。陆续到长春演出的著名演员有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常连安、郭荣启、赵佩茹、马季、常宝霆、朱相臣、唐杰忠、白全福、姜昆、李文华等。长春相声的演出丰富多彩,有大量全国著名演员的代表作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曲目,更有各时期创编的新作。本地创作的《我爱农村》、《饭店标兵》、《一丝不苟》、《光荣之家》、《〈创业〉好》、《随礼》等成为广泛流传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在歌颂社会主义新人新风尚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相声创作中,进行了十分有益的实践。在相声表演形式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探索,省、市曲艺团体创作并演出了化妆相声和相声剧。中国曲协吉林分会和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等单位,还时常在长春举行相声和笑星的专场演出。对活跃长春文化生活,促进相声艺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绝大多数由相声演员兼演的双簧和太平歌词两个曲种,在长春也偶有演出。双簧于清代产生在北京。表演者两人,一人藏在桌子后面说或唱;一人当场在脸上涂抹白粉,戴上假小辫,坐在桌前的椅子上,不说不唱,只按照后面一人说或唱的内容表演各种动作,形同一人表演。有时故意露出破绽,取悦观众。1965年,北京市曲艺团来长春巡回演出时,王学义、冯广月曾演出双簧《约翰逊的嘴脸》。太平歌词系流行在北京、天津一带的曲种。据考察是在“发四喜”的喜歌儿腔调基础上发展而成。演唱者手持“玉子板”两方,边敲边唱,并辅以表演动作,无其它乐器伴奏。本世纪30年代长春市茶社的曲艺演出中就有太平歌词。电台广播节目中曾有张翠芬演唱的太平歌词《韩信算封》、《二仙采药》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市相声演员师士元在长春百花曲艺社的相声大会中,曾演唱过太平歌词《宋恩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