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1155
专题名称: 西河大鼓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4/001
起始页: 0268.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西河大鼓在民国初年传入长春后,成为长春很流行的曲种之一。西河大鼓源于河北,由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中部的弦子和木板大鼓演变而成。因艺人马三峰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而初名“犁铧片”。一度称河间大鼓,又称“西河调”。西河大鼓唱腔,以冀中方言声韵为基础,吸收一些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通俗易懂。分三眼一板的头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眼无板的三板三种板式。其中又有〔起板〕、〔流水板〕、〔紧三句〕、〔慢四句〕、〔双高〕、〔海底捞月〕、〔反腔〕、〔梆子穗〕、〔十三咳〕、〔紧流水〕、〔尾腔〕等唱腔。西河大鼓传入长春后,主要在城市茶社演唱长篇。与其它曲种在剧场联合演出时,也演唱短段。本世纪30年代开始,很多著名演员来长春作艺,如号称“大鼓皇后”的王香桂、“奉天书曲泰斗”李庆魁,自成一派的赵玉峰等都几次连续几年在长春演出。还有一些演员留在长春安家落户。几十年来,西河大鼓是长春市内各茶社演出最多的曲种。在九台镇和农安县的农村中也有专业艺人演出。演出的书目主要有《前后七国》、《东西汉》、《大隋唐》、《杨家将》、《呼家将》、《包公案》、《薛家将》、《精忠说岳》、《回龙传》、《小五义》、《大八义》、《少五虎》、《玲珑塔》、《打黄狼》、《花唱绕口令》等传统书目。还有《野火春风斗古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兵临城下》、《林海雪原》、《节振国》等新书,以及西河说唱《少帅传奇》、《马占山演义》等。其中不少自具特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881至1988年,从机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群众文化等方面记述了长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