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食糖进口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0236
专题名称: 长春市食糖进口情况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190.pdf
专题类型: 工业产品

专题描述

食糖包括白糖、红糖及冰糖,为城乡人民日常食用品,也是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当时吉林省内没有糖厂,主要靠进口外国制品。早在营口开港后就大量进口,直到大连开港前年均进口约5.8万担(2900多吨)④。大连开港后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年均进口4800吨⑤。进入民国后,随着供应农村区域的扩大,进口量继续增加。1912年至1931年年均进口量9600多吨,比清末后5年增加一倍⑥。特别是长春的经济势力范围扩大的1918年进口食糖曾达到2.6万多吨,占南满三港进口量的45.1%⑦。沦陷后,长春经济区域范围缩小,对农村供应量减少,以及日本在东北设有糖厂,食糖进口量随之减少。1932年至1938年平均进口量8005吨,比民国时期年均减少16.6%⑧。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砂糖的输出国变化较大。营口开港后,长春进口的白糖主要来自英国在香港的太古洋行,红糖则主要来自印尼的爪哇;还有少量俄、德糖。英国和印尼糖约占80%,德国及俄国糖约占20%。日俄战后,俄德糖退出长春市场,日本糖及台湾糖开始进入,但仍以英太古洋行占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糖乘虚大量进入,并在市场上占优势。1917年至1918年长春市场基本上由日本糖独占,仅有少量平壤糖。排斥日货运动后,英太古糖又大量进入。沦陷后日糖又居垄断地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概况,包含对外经济贸易的兴起与演变、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机构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