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郊区解放前后服饰状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唯一号: 070134020220000175
专题名称: 长春市郊区解放前后服饰状况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75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服饰解放前,人们经济地位不同,服饰亦有所不同。富人身穿绫、罗、绸、缎,单、夹、棉、皮,四季更换。妇女多穿流行旗袍,刺绣镶边,色式多样。腕佩金、银镯和手表,指带戒指,耳挂耳环。贫家男女老少衣料均以白、黑、兰色土布为主。东北沦陷时期,农民穿用棉布限量,穿土纺土织土布或更生布。夏穿家制布鞋,冬穿靰鞡。 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在穿着上发生很大变化。城乡之间的衣服颜色、衣料、款式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穿衣也讲究美观、大方。男服按照年龄特点,多选用黑、白、兰、灰、草绿各色棉布、卡其布、化纤或毛呢。女服一改过去穿红挂绿习俗,花色款式多样,更换频繁,各种绒衣、羽绒袄、呢大衣、夹克衫逐渐成为农村男女爱穿衣着。妇女开始注重打扮,除腕带手表外,有的也指带戒指,耳挂耳环,并讲究发型,烫发者较为普遍。农民穿胶鞋、皮鞋者渐多。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