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100部队旧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日本关东军100部队旧址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134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157.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长春市

参考方位

位于长春市区西南。

介绍

日本关东军100部队旧址,位于长春市区西南,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散热器分厂所在地。 日本关东军100部队旧址筹建于1935年,1939建成。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生产各种细菌武器。为进行细菌战和军事破坏活动服务。为了掩人耳目,该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马匹防疫部”。内设司令部、总务部、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并在拉古站设立一个支队,在大连市设一个分部,在佳木斯、东安、东宁、克山、鸡宁(今鸡西)各有一个活动据点。此外,还在关东军各部队和各兵团里设立支队,以便战时进行细菌战。 100部队内有工作人员600至800人,包括细菌学专家、植物学专家、有机化学专家及病理学专家等。细菌武器的实验和制造工作,主要由第一、二部进行。第一部研究关东军各部队所有的马匹及其它动物的血液,以确定鼻疽、炭疽、传染性贫血等病症。第二部又分为六个分部,一分部研究制造炭疽菌;二分部研究制造鼻疽菌;三分部管理实验用的动物;四分部为有机化学分部;五分部是植物病理学分部;六分部是准备细菌战分部。 从1939年至1945年的6年间,为准备细菌战争,该部队进行了大量的罪恶活动,甚至用活人作实验。据《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证实,这个部队研制的细菌,“首先是鼻疽和炭疽热细菌,其次是赤锈菌和斑驳病细菌,此外就是牛瘟和羊痘细菌”。“从1941年到1942年,一年就生产制造了1000多公斤炭疽菌,500多公斤鼻疽菌,其他化学毒药100公斤”。为了细菌实验,他们把毒药掺进食物,再把这种食物分给被抓来的中国人食用,经过几小时之后被实验者就全部死去了。或者将毒菌用注射器注入活人的身体,使其死亡。1945年从双阳县抓到这里的300多名劳工死者十有二三,能够出去的,也染上了“虎列拉”(霍乱)。人死亡之后,被解剖检验,然后火化或埋在牲畜掩埋场里。1949年春,当地老百姓为了挖肥上地,曾挖出大量中国人尸骨。1942年夏季,该部队的军官和研究人员将12公斤鼻疽菌全部倒入中苏边境的德尔布河,使其流入苏联境内,造成了大批人畜死亡。 100部队旧址占地面积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1000米,共计为50万平方米,是一个有大小平房和楼房百余座的建筑群。其中,有二层楼房一座,占地720平方米,一楼为细菌标本室,二楼为司令部;“王”字形建筑一座,为动物解剖室和火化场(炼尸炉);平房三幢,为小动物(鼠类)饲养室;另有平房20幢,为马、牛、羊等牲畜饲养房舍。日本投降前夕,该部运走了所有的贵重设备,并令工兵将建筑物炸毁,只留下残垣断壁。1958年在这座废墟上建起长春市地方国营汽车附件厂,1961年并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改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附件分厂。现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散热器厂的厂址。 现在这里残存的100部队建筑遗迹有如下几处:司令部楼,经过维修后,现为散热器厂技术科和夜班宿舍;解剖室和火化场,经改造后为维修车间;有10幢马舍,现改为居民用房;拆除3幢马舍,建起三座生产车间;七幢养牛、羊房舍改为库房;还有三幢养鼠类房舍,已维修为库房。每座房屋长50米,宽30米。原来的两座大烟筒现仅存底部,一座残高4米;另一座残高1.30米。冷却塔残基,直径8米,残高0.90米。这些残迹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罪恶历史的重要见证。这处旧址现为吉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