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长春文庙旧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长春文庙旧址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126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148.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长春市
参考方位
位于南关区头道街,东北邻南关区东二道街小学,西南近市第四十九中学。
介绍
长春文庙位于南关区头道街,东北邻南关区东二道街小学,西南近市第四十九中学,现由市第九十九中学和南关区东头道街小学占用。 长春文庙始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始建时,由士绅朱琛捐资,修有大成殿三间,崇圣殿三间,东西两侧各有殿庶三间,另有大成门三间,前院有东西更衣厅各三间。光绪二十年(1894年)新到任的知府杨同桂又主持在庙内建文昌阁,阁高两层。1924年,由县知事赵鹏第主持,官绅商学各界募款哈洋三万八千圆,对文庙进一步修建和扩建,使之最后完善。 文庙内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文昌阁等。这座庙宇是由殿堂门庑围合成的三进院落,占地10000平方米左右。据史料记载:昔日,门前古榆参天,花草满坛,泮池如新月,虹桥飞架其上。过泮桥即是高大壮观的棂星门,原为木结构,重建时改为铁梁石柱。外由水磨石挂面,高7.5米,幅宽8米。在这座三间四柱的门楼上刻有“棂星门”、“取士”、“必得”等字,字迹苍劲挺拔。横梁上雕刻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四柱顶端站立的石狮气势磅礴。棂星门前有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今日这座门楼已面目全非,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下马石”不知失落何处。进入棂星门东院为孟庙和文昌阁,西院为孔氏家庙,两院的主体建筑分别占地为70平方米,中院为文庙主体建筑大成门、大成殿。据史料记载:大成门也称过殿,面阔9.65米,进深5.65米,高7.5米,殿内悬挂大型钟、鼓,两侧有祭祀更衣室和官员休息室。出大成门即可看见大成殿及东西配殿。大成殿富丽堂皇,轩昂庄重,面阔11.50米,进深8.40米,高3米。殿内正中悬挂“至圣先师”横匾,匾下神龛内供奉孔子塑像,两旁供奉颜回、曾参、孔伋、孟轲等“四配”,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更、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等“十二哲”的牌位。殿前露台宽敞,昔日祭孔时“八佾舞于庭”即于此地。东西配殿供奉的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及儒家历代先贤牌位。东配殿南山墙建有碑楼一座,内立1924年“长春文庙重修碑记”。碑文记载了文庙创建年代和重修经过,碑背面刻有重修时有关人士姓名。这块石碑现已不知失落何处,仅能在《长春县志》中看到抄录的正面碑文(见附碑文)。最后一层殿叫崇圣殿,是供奉孔子父母及祖先牌位的地方。 另外,原来在文庙院内还曾立有记载学校纪律、学生心得的石碑,已不知去向。 据史料记载:昔日的长春,祭孔是很隆重的。文庙每年有两次祭祀活动,分别是阴历二月和八月,而尤以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的祭祀仪式最为隆重,要供三牲,献歌舞,地方的文武官员都要来此参拜,官员参拜之后,学校师生也来参拜。 据记载,与文庙相对,南面还有一座楼阁,座落在伊通河畔,该楼是昔日举子考生参拜之地,楼名“魁星楼”。这座建筑虽然并不在文庙内,但与文庙相呼应,二者形成一处完整的崇尚和倡导“教化”的场所。魁星楼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之后,由长春太守王昌炽主持移建在此。三层楼阁,高10米,砖木结构,楼内塑有手执毛笔、单脚站立的魁星神像,1916年魁星楼因雷击而烧毁。 现在,庙前的泮桥及后院崇圣殿已拆除,保存下来的棂星门、大成殿、大成门、东西配殿、文昌阁等年久失修,现为教室、仓库占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