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书院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养正书院遗址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118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139.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长春市

参考方位

养正书院遗址在今南关区西长春大街与西三马路之间。

介绍

养正书院遗址在今南关区西长春大街与西三马路之间,现由省教委校办公司贸易中心、西长春大街小学、西三马路小学三个单位占用。 清·光绪九年(1883年)出任长春厅抚民通判的李金镛,为了改变当时长春“学者苦无师承”、“书院缺如,无以培养人才”的局面,上任后即四处奔走游说,倡议“劝募捐款”创办书院,“以教士民”,并自捐俸银一千两。在其倡导和带动下,城乡内外,工商各界纷纷捐助,经过三个多月时间,共募集捐款九万一千吊市钱,为建筑和开办书院奠定了基础。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书院正式动工兴建,八月二十三日即告竣工。至此,长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学校诞生了。 书院为三进四合院,正门面向今西长春大街,门楼五间,中间为门厅,两侧有门房,门里有影壁一道。北门面向西三马路,今为西三马路小学校门。第一进院,竖立两块青石碑于正堂前,碑体长方形,高约2米左右,外护以碑亭,碑文由李金镛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撰写,记述了书院创办时间、规模、宗旨、地方士绅捐募名录等。碑后依阶而上,是书院正室讲堂,堂阔五门,占地147平方米,其构造颇具晚清建筑风格,飞檐立柱,海青鸳鸯瓦复盖,六抹格扇门。在门与柱交接处是花牙子雀替,雕刻精巧,古香朴雅,讲堂上悬李鸿章亲笔楷书“养正书院”四个大字横额。“养正”二字取自《易经》“蒙以养正”,即启蒙和修养正道之意。过堂门后面横额“敬书堂”三个大字由吴大微所书。在讲堂前面,有东西厢房各六间,东厢房占地218.91平方米,西厢房占地210.14平方米,分为“主敬”、“存诚”、“穷理”、“养性”四斋,为生童肄业之所,反映了养正书院的办学思想。讲堂两侧有耳门通往二院,院内建有正房五间,是祭祀和藏书的地方,占地155平方米。主室为供奉孔夫子、朱熹、陆九渊等儒学先师像的祠堂。西梢两间,为藏书阅览室,有经书史籍数千卷,供学者、生童诵用。东侧室是主持书院的山长高培田“总董”居住的地方。穿过祠堂东山墙走廊进入第三院,为一趟正房,共11间,是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施工续建的,分称“居仁”、“循礼”、“浚智”、“由义”四斋,作为生童学舍。 书院四周有围墙环绕,院内植有榆、柳、梧桐、丁香等树木。在修建书院的同时,还于二门内仿试院格式修考棚一座,在考棚东西两旁分列号舍36间,为试前地方一级的预考场和士子食宿的地方。 养正书院存在22年,它作为长春地方科举的预备学校,培养了一批读书人,对传播文化知识,开发“文风士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宣布废停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养正书院顺其潮流改为长春府中学堂,开设有科技文化知识的“西学”课程。1913年,学堂改称长春县立中学,1915年改为吉长道立中学校,1920年奉命改为吉林省立第二中学校。 在沦陷时期,这里先后为“新京特别市公署”临时厅舍、“立法院”、“新京特别市图书馆分馆”、“新京特别市民众教育馆”等。在此期间,旧址的房舍均无大的改动,只是增加了若干规模较小的厢房,并依北墙建筑正房一栋。国民党统治时期至1953年以前,旧址仍由长春市图书馆分馆和市民众教育馆(后改为长春市文化馆)使用。 1953年,旧址重新变为学校。先为长春大街小学,1957年一分为二,第三院的生童学舍及北面的房舍为西三马路小学占用,生童学舍以南的房舍为西长春大街小学占用。由于年久失修,房舍濒于倒塌,从1981年11月开始,西长春大街小学的校舍逐渐拆除,1985年底,全部拆除完毕。1983年秋在原门楼基础和原二院祠祀堂、阅览室等房舍的基址上各建楼一座,前者由省教委校办公司贸易中心使用,后者仍为西长春大街小学校舍。生童学舍及南面房舍基本保持完整,除北面一栋后建房舍换瓦外,余者均无改动,只是年久失修,房舍的门窗及附属设施已不完全,屋顶也有部分塌落,亟待修缮。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