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深汉代墓群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老河深汉代墓群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105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109.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陵墓

参考方位

位于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南松花江北岸岗地上。

介绍

墓群位于榆树县大坡乡后岗村老河深屯南松花江北岸岗地上,岗地东北高、西南低,呈长条形。墓群分布在岗地的西侧,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 汉代墓群位于老河深中层,共发掘清理出129座。 墓群分布按头向可分为向东和向西两大部分。头向东的墓较集中地分布在墓地的中部西侧,头向西的墓分布较分散。在墓地的北部有两座大型夫妻异穴合葬墓。在其东侧,有30余座墓,头向均朝此二墓,呈扇形分布,这是一个家族的墓群。墓地的西部和南部,属男女异穴合葬墓和一男二女异穴合葬墓较多。 墓葬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口宽于墓底,呈斗状。墓坑深浅不一,大多在0.8~1.5米之间,墓底多打在沙砾层上。 大部分墓有木棺,多数已腐朽。根据残存的痕迹,棺具可分为矩形、工字形、梯形、矩形带头箱、矩形四角外插立柱等5种,大多有盖有底,棺板厚3~4厘米,棺底大多铺布、苇席和兽皮。绝大多数是单人葬,同穴合葬墓只有3座,死者面朝上,葬式为仰身直肢。埋葬习俗具有鲜明特色,棺具多有火烧痕迹,但骨架及随葬品均未被烧。表明在埋葬时,曾将棺具燃烧,但未烧透就填土掩埋。绝大部分墓在死者头部上方棺外置放一双耳陶罐或双耳陶壶。男女异穴合葬墓型制较大,随葬品较丰富,女子在左,男子在右,男性墓往往略前于女性墓。一男二女异穴合葬墓的型制更大,男子居中,女子分置两侧,随葬品更为丰富。一些较大的墓中,死者头部前方多横置一列手制的小陶杯、陶豆盘;头部附近有弯曲小环首刀和环首锥;头部、颈部还有破碎的玛瑙珠,在一些墓的填土中有一颗或两颗马牙,最多的一个墓,有三堆马的臼齿,共48颗。在墓地中心,还有一个专门葬有三具马头骨的葬坑。 随葬品置放有规律,男、女有明显区别。男性多随葬武器,如剑、矛、刀、镞、箭囊等;还有生产工具,如镰、䦆、锸、凿;生活用具有小环首刀和小环首锥;装饰品有耳瑱、金耳饰、银耳饰、玛瑙珠。镂刻有动物和花卉纹饰的带钩、精铸的神兽牌饰和虎纹、鹿纹牌饰,制作都很有特色。这些器物多置于腰部。马镳、马衔、头盔、铠甲和铜釜放在脚下。女性随葬品少于男性,较为单一,比较普遍的是手腕部有一种扁宽多节套接的铜腕饰,少则一节,多则每腕达10节,随葬品愈丰之墓,节数亦愈多。女性佩戴的玛瑙与男子无大差别,还有少许镰、锸等生产工具。 随葬品的质量和数量有很大不同。1号墓为男女异穴合葬墓的女性墓。墓大坑深,漆棺厚葬,棺上的双耳陶壶,器大质优,为全墓区之冠。死者从头到脚,环置金、银、铜、铁、玛瑙等各种质地的器物达200余件。两耳佩戴缀有18片金叶的耳饰,有一串由266颗桔红色玛瑙珠穿成的项链,中间有6只金管。死者手腕部戴有银质护腕,扁薄如纸,工艺精绝。脚下葬有马衔和闪亮的铜合金桃形牌饰,随葬品之豪华,令人惊叹。 从形制、死者从属关系等方面,可将墓葬种类分为单人葬、男女合葬、男女异穴合葬和一男二女异穴合葬和儿童葬,共5种,其中以单人葬为多。 随葬品种类齐全,有武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车马具、装饰品等。 陶器的器形简单,工艺粗糙。陶质多为夹粗砂的褐陶,火候较低。器形有罐、壶、豆、豆形罐、杯等。双耳罐和壶发现数量较多并具有特色。 武器有长兵、短兵、远射、防护等类,制作精良。剑包括铜柄铁剑和木柄铁剑两大类。铜柄铁剑又分两种,一种为剑柄后部为一圆柱,上穿6~8枚铜环,铜环呈算盘珠状。两面相对动之则“哗、哗”作响。一种剑柄呈竹节状,上饰细密的乳丁,为铜合金质,乌亮夺目。矛为长兵器。刀只有环首一种,数量较多。镞的种类很多,有柳叶形、铲形、三尖形、三棱形等。箭囊为一长方形,侧边微凸的铁片,使用时外包皮革。在一些较大的男性墓中,武器常以剑、矛、刀、镞、箭囊、头盔、铠甲等成组随葬。共出土3具甲胄,为东北地区汉代文物中所仅有,其型形与中原稍有差异。 生产工具有镰、锸、䦆、凿,种类虽然不多,但质地与形式和中原相同。 车马具较多,不论男女和贫富,大多数死者脚下都葬有一副马衔或马镳。有的男性大墓,葬有两副或三副。有的葬铜镳,有的选用鹿角做镳。 装饰品种类繁多,有金耳饰、银耳饰、鎏金耳饰、耳 ,玛瑙珠、料珠、骨珠、神兽牌饰、虎纹牌饰、鹿纹牌饰、蔓草纹牌饰、带钩、当卢等。牌饰皆为鎏金。神兽牌饰主题相同,为一展翅腾飞的神兽,实为一飞犀形象。这种动物头部略呈扁长形,不类马,颇似牛,鼻端高耸上翘的尖角,当为犀牛之类。虎纹牌饰,长圆形,较小巧,正面有一凸起的猛虎,作蹲伏欲纵状。鹿纹牌饰为长方形,正面为一回首小鹿,恬静安祥,制作手法简练。带钩形状各异,或兽首形,或琵琶形。器身上有错金图案,为卷云花卉和凤鸟。带纹饰的当卢有1件,呈覆底状。正面鎏金,背有双穿。正面用细线刻画两条游龙,口张身曲,双尾卷曲,上伫立一鸟。 生活用具,有铜镜和铜釜。铜镜共4面:为四神规矩镜、四乳四螭镜、四乳八鸟纹镜、七乳七兽纹镜。四神规矩镜,圆钮,四叶座,座外有一方栏,栏外有“T”、“L”形符号与八乳,乳间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禽兽图案。四乳四螭镜,边稍残,桥形钮,钮两侧各有一圆形穿孔,主要纹饰分内外两圈,内圈中有四乳,乳间有变形蟠螭纹,以细斜折线为衬底。外圈内有内向连弧纹。四乳八鸟纹镜,圆钮,钮外有四乳,乳间有两只对立的鸟。七乳七兽纹镜,圆钮,圆座,座外有七乳,乳间有七个神兽,外区中有锯齿纹,镜之边缘有波折纹。铜釜仅2件,一为镂空高足;一为平底。高足器身上有简单的草卉纹。这类釜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匈奴墓曾出土过,是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一种炊具。 墓地尚出土1枚五铢钱,已残,仅余“五”字部分。铁制的刀、矛、锸、䦆、镰、凿,是汉代中原的产物。四面铜镜都以乳丁分区,间以神兽、蟠螭、瑞鸟,这是西汉中晚期至王莽这一历史时期流行的图案。墓群的年代为东汉。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