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山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左家山遗址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041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043.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参考方位

位于农安县城郊乡两家子村高家屯西南500米处,距农安县城约4公里。

介绍

左家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7000~4800年之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农安县城郊乡两家子村高家屯西南500米处,距农安县城约4公里。南距伊通河50米,在伊通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地面高出河流水平面20米。 伊通河蜿蜒曲折在遗址南侧自西向东缓缓流过。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遗址所处地形起伏不平,南北宽约30米,东西长约40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 1985年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发现房址一座,烧土遗迹两处、灰坑20个。出土遗物有陶、石、骨器以及大量的蚌壳、鱼骨、动物骨骼等。 左家山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四个时期,一期:陶器多为砂质灰褐陶,夹蚌黄褐陶较少,还有少量的黑、红陶。纹饰陶多于素面陶,纹饰多为平行条带或阶梯状条带。图案多为尖头或圆头工具刻划而成的菱形纹、弦纹、斜平行线纹或戳压而成的弧线之字纹、连点纹。器物造形均为小底侈口,且有部分为厚唇(唇外突棱明显)。器形种类单一,主要有筒形罐和少量的钵。另外有残陶“支座”。还发现骨铲一件。 二期:出土陶器以砂质灰陶为主,夹蚌黄褐陶次之。纹饰和器形大部分同于一期。新出现的纹饰有用尖、圆头工具刻划而成的蓆纹、人字纹、扭曲纹、戳压而成的菱形内填篦点纹、指甲纹等。陶器多直口器、厚唇器,并见有斜口器。 此外还有针、锥、簪、镞、梭、凿、矛等骨角器,斧、刻刀、磨盘、琢制石叶等石器和少量蚌器。房址四周有柱子洞七个,均有生土二层台,房址中间为瓢形灶址,南有夯土墙的残迹。 三期:出土陶器中砂质灰褐陶和夹蚌黄褐陶比例大体相同。陶器表面主要施有由刻划之字纹和压印之字纹构成的组合纹饰及少量带状篦点纹、波浪纹和附加堆纹。器物造型多直口器,唇部均不加厚。器形种类主要为筒形罐和钵。 此外还见有针、锥、匕首等骨器,锛、环、小石叶、小石龙等石器及少量蚌饰。 四期:出土陶器绝大多数为夹有蚌黄褐陶。纹饰主要是以尖头工具刻划而成的人字纹、三角形内填斜平行线纹、网格纹、斜平行线纹等,还有少量戳压而成的鱼鳞纹和花边口沿等。器物多直口,一部分为大底器,不见厚唇器。器形主要有筒形罐、斜口器、钵(碗)和带流器。另有“支座”、纺轮、陶塑兽头。此外尚有锥、针、簪、刀、凿、刀梗、镖、刻纹骨等骨器和斧、镞、矛、磨盘、磨棒、尖状器等石器。个别见有蚌器。 发掘时,在遗址下层出土了一件石龙,为吉林省首次发现。此石龙与辽宁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雕刻石龙基本相似,为研究龙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 左家山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发现与发掘,为吉林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