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油坊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周家油坊遗址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040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040.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参考方位

位于榆树县城西南18公里处大于乡境内。遗址东起长久村后蒋家窝堡,向西延续到高家、万发、大车家、小车家、施家沟,终止于刘芳村前、后轧口子。

介绍

周家油坊遗址,位于榆树县城西南18公里处大于乡境内。遗址东起长久村后蒋家窝堡,向西延续到高家、万发、大车家、小车家、施家沟,终止于刘芳村前、后轧口子。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为7公里。遗物集中地点在松花江与拉林河之间的黄土台地南侧,地理座标为北纬44°43',东经126°21'。台地标高200~220米,高出松花江面50~70米,被松花江支流所切割,成为岗垅地形。周家油坊村前有一条小河,从东北流向西南,注入松花江。河谷两岸形成明显的两级阶地,阶地高出河床8~12米,由上更新统地层组成。上更新统地层是地质年代第四纪形成的地层。地层上部为淡黄色土,下为灰绿色、灰黑色淤泥质亚砂土及黄色砂层。该层含有古人类文化遗物和猛犸象、披毛犀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被称为“榆树动物群”。 1951年,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师生在这里进行野外实习时,采集到大批哺乳动物化石,发现经过人类加工的石片一件,人的胫骨一根和头骨残片两块。头骨发现于第三化石地点附近的河滩上,头骨呈棕黑色,系人的顶骨残片,前宽后窄,形状不规则,石化程度较浅。头骨标本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测定,含氟量为0.53%。这个数据与1977年周家油坊第一地点出土的一块猛犸象门齿的含量相等。该层猛犸象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29800±1200年。 1977年10月,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博物馆的有关人员,在周家油坊进行了科学发掘工作,先后发掘了7个地点。除第三地点外,均出土有相当数量的化石。同时,在第一、二、四、七地点发现有石器、骨器等遗物70余件。 在此遗址中,出土石器19件,采集石器1件。石器的原料为玄武岩、安山岩、石英闪长斑岩、脉石英、纹流岩等。遗址及其附近未发现制造石器的石材,石材应来自松花江沿岸。石器有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种类有盘状石核、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表面有打击点、疤痕、半锥体,人工制作痕迹清楚;有的石器上并有明显的第二次加工和使用痕迹。其中的盘状石核,原料是石英闪长斑岩,长5.3、宽3.3、厚3.0厘米,制法是两面交叉打击法,围绕石核的周边向两面中心打击,使器物形成周边薄而中间厚的盘状。尖状器1件,是1964年采自万发屯附近河滩上。原料为石英闪长斑岩,长6.6、宽4.3、厚2.4厘米,腹面呈现半锥体,背面中间下部有修整时留下的疤痕。制法是沿其尖端两侧边缘向上用交错打击法修琢而成。 遗址中发现有人工加工或使用痕迹的骨片和骨器共51件。其中层位确切的28件,此外还发现一些有打击痕迹的披毛犀等动物肢骨化石。骨器中有一件是以猛犸象门齿为原料,其他大部是大型哺乳动物的管状骨制成。骨器最长的为19.5厘米,最短的为7.5厘米。种类有:骨铲、骨矛头、尖状器、刮削器、挖掘器等。制法采用了直接打击、刮削、旋刮、错磨、锯错等方法。其中一件骨铲,为猛犸象门齿所制。长7.7、宽3.9、厚1.0厘米。背面的左上部和腹面右上方的一部分,由于长期使用被磨得光滑明亮。圆头刮削器,是由动物骨片制成,长7.5、宽5.0、厚1.5厘米,采用单方面打击法,由端部经腹面向背面加工,使之形成圆弧形锐刃。骨矛头,原料为管状骨片,尖部已缺损,残长1.07、宽3.7、厚1.2厘米。制法是将下侧两边各打一个缺口,再由背面右下端开始向尖端两面交错加工而成。尖状器,原料为一段动物的管状骨,长13.6、宽3.2、厚1.6厘米,制法是先在右上侧打出一个缺口,形成偏在左侧的尖部,再用横向错磨法修整后使之锐利。 遗址的孢粉组合中,木本花粉的松、云杉、冷松花粉占有相当比例,草本花粉以蒿科和蔡科等为主,这些植被构成了当时寒冷的森林草原景观。遗址出土的动物群和孢粉组合都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周家油坊一带的冰期和冰缘特色。冰缘动物、植物的存在,为“榆树人”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周家油坊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榆树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对研究榆树和吉林省古代哺乳类动物,古人类活动、古气候、古地理和第四纪地层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