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地理名称: 长春市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1039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034.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市(地区、自治州、盟)
隶属: 吉林省

参考方位

位于东北松辽平原的中部。

介绍

长春位于东北松辽平原的中部,土质肥沃,交通便利,从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遗留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共发现各个时期的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址560处、古城址75处、革命遗迹44处、古墓群46处、帝国主义侵略遗迹30处,对长春地区不同时期的考古文化类型特征,基本上有了概括的了解。 近年来的考古调查和对重点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长春地区的古代文化与中原的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血肉关系。历史上的扶余、靺鞨、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对开发长春,创造本地的物质文化,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春的土地上就已印下了我们祖先的足迹。1951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榆树县周家油坊松花江的二级阶地上,采集到旧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碎片两块和一只胫骨化石以及一些当时人们所用的打制石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人骨化石距今4~7万年,并正式命名为“榆树人”。1956年,科学工作者又在此遗址采集了一大批古生物化石。这些发现揭开了长春人类历史的第一页。 1985年,在农安县元宝沟和左家山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图景。出土的文物,据科学测定,距今约有7000多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磨制石器、骨角器和陶器,在陶器上刻划之字纹和扭曲纹。它不仅反映了本地的文化特征,也体现了7000年前人类的审美能力。左家山遗址还出土了一件石龙。另外,在双阳、德惠、九台等地也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 仅就目前的考古调查来看,长春地区的青铜文化,大致可分为两个不同区域。在伊通河以东以西团山文化类型为主;伊通河西岸以汉书文化类型为多。在农安境内,属于汉书文化类型的青铜时代遗址有28处,多分布在该县北部和东北部的松花江南岸台地上,其文化特征为在泥质红褐陶器的表面饰篦点纹、锥刺纹、几何图案等。学术界多数人认为:汉书文化是扶余族文化遗存。榆树、九台、双阳境内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具有明显的西团山文化特征。出土的大部分陶片均为夹砂褐陶,火候不匀,陶质松散;鼎足为方锥形和圆锥形,鼎和罐腹部饰四个乳状耳,圆唇稍内敛。1985——1987年,省、市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九台北山,双阳八面石、五家子等地清理发掘了一批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了陶器、石器以及青铜小刀、钮扣等随葬品。西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吉林市郊的西团山而得名,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青铜文化,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其年代相当于中原的西周至秦汉之间,并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长春地区发现的30处遗址,分属西团山文化三个阶段,但以中期遗址和偏早期遗址为多,其年代当在春秋战国阶段。关于西团山文化的族属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未有统一看法,有人主张是肃慎文化,也有人主张是秽貊文化。 长春战国至汉代的遗存,有村落遗址和墓葬。主要发现地点分布在榆树、农安、双阳、九台等地。1981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和长春市文管会办公室联合在榆树县松花江畔的老河深屯,发掘和清理一百余座东汉时期的墓葬,出土4000多件文物,有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出土的四神规矩镜和环首铁刀等遗物,具有鲜明的汉代文化特点。这项考古发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吉林省规模最大、收获最丰富的一次发掘。 农安县青山口乡涵营遗址,位于一块向阳坡地上,北临松花江,高出江岸30米,地表有大量陶片,从遗址中采集到石斧、陶罐、豆把等遗物。陶罐多为黑褐陶,具有明显的汉代文化特征。采集的豆把也与吉林市郊西团山出土的汉代陶豆相似。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扶余国臣服于中原汉帝,扶余人“饮食用俎豆”,此遗址亦为汉代扶余文化。九台县王家屯遗址中,发现一片灰色汉陶,同时还征集到出土的长柄鹤形铜勺,“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铜钱,显示了汉代文化在这一带的分布。 唐代初期,长春地区为高句丽的北部边境。据《三国史记》卷二十《高句丽本纪第八荣留王纪》载:十四年(631年)“春二月,王动众筑长城,东北自扶余城,东南至海,千有余里,凡十六年毕功。”可证长春地区至农安以东为高句丽辖有。但就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很少见有高句丽的遗物。高句丽于668年灭亡后,在东北地区,靺鞨族厥起,在698年建立震国,713年隶属唐朝后,改为渤海国。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唐晋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置五京十六府六十二州。扶余故地为扶余府,长春属其管辖,遗存多在农安发现。渤海遗址在松花江南岸的黄鱼圈、青山口两乡共发现八处,其中腰坨子遗址与下窑屯遗址最富有代表性。出土的陶器为夹砂陶、泥质陶和粗砂陶,器表呈红褐、黄褐、灰褐和黑褐色。与黑龙江、吉林等地靺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基本相同。 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之后,长春地区属辽国版图。通过考古调查,在长春地区发现了一些辽代古城,这些城址有清楚的城垣,夯土版筑,型制整齐,有马面、角楼和瓮城等设施。城中出土的瓷器有中原输入的,亦有当地烧造的,还有仿唐三彩器的辽三彩和釉陶器。辽瓷的器形除鸡冠壶、鸡腿罈之外,多与中原器形相同。辽代铸币不多,城址出土的货币多为唐开元钱和北宋钱。 农安是辽代东部重镇黄龙府的所在地,辽代盛行佛教,在今县城西部耸立着的高44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实心砖塔,是辽圣宗时的建筑,塔心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出土文物丰富而引人注目的农安万金塔,尚存塔基残迹。在农安辽塔和万金塔塔基中出土的铜佛、舍利盒、佛牌饰、香炉、骨灰包等遗物,充分印证了辽代“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祝发三千”的历史记载(见辽史本记)。 金代统治者在长春地区遗留了为数众多的城址、墓群、石刻和窖藏。金代沿用了辽代建的城池,规模、型制基本上没有变化。位于长春市郊区三道镇丰产村石碑岭的金代完颜娄室墓地,是吉林省比较重要的金代遗迹之一。完颜娄室是金代著名军事将领,开国功臣,死后受封为王。墓地曾树神道碑一座,墓前立有石人石兽数尊。墓葬早年被盗,石碑、石雕不知去向。现在墓地有龟趺两尊,近年又发现石棺板数十块。1989年,在省、市考古工作者努力探查下,墓已找到,并查到墓中被盗出的银器、玉器、石器、铁器等12件,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另一处金代墓地位于净月潭石羊石虎山上,地表有石人、石羊、石虎共5尊。根据墓前石雕数量分析,此墓葬的规模应在中型以上。在遗址中最常见的金代陶器为罐的残片,瓷器为黄白色碗、碟的残片。还有大批金代窖藏货币,这些货币大多数是宋朝铸造的,农安还出土了一批金代窖藏瓷器,有刻花的钵、盘,其中9件定窑龙纹盘,是金代瓷器中的珍品,国内罕见。在其他城址、遗址、窖藏、墓葬内,还发现带有“济州”字样的铜镜、玉壶春铜瓶、兵器等物,并搜集到“猛安”、“谋克”铜印,均用九叠字阴文,形制与宋代官印相同,反映了金代社会生活与军事组织情况。 长春元代的遗迹和遗物发现甚少。元代农安属开元路,长春一带归其管辖。农安是元代礼部尚书、书画家张孔孙的故乡,吉林省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墨迹。清•光绪年间在农安镇内出土的八思巴文篆书“虎赉军百户印”,进一步证明了元代末期这一带征战和兵制的历史。1965年在德惠县和平乡发现的六枚亚腰铜权,是研究元代度量制度的宝贵资料。 明代于1388年统一东北,长春地区当时曾设伊屯河卫和伊尔们河卫,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明代遗迹不多,只在德惠朝阳乡安家店一座墓葬中,出土过绿釉瓷碗和酒盅等遗物。 清代,随着清兵入关和定都北京,长春境内人烟稀少,清政府为了保护皇室发祥地所设置的封禁界线——柳条边遗迹,在本地区也有发现。康熙九年(1670年),从辽宁省开原威远堡开始向北修筑一条边墙,经过四平、梨树、伊通、九台到舒兰县亮甲山,长约345公里,康熙二十年(1681年)告竣。史称“新边”,这条柳条边是清政府加强东北管理的重要措施。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在今长春市郊新立城设长春厅,由于厅治在此只设25年,留下遗存很少,只在新立城屯留下了一片当时衙署遗迹。 1893——1903年,沙俄侵略势力向东北扩张,在今德惠县边岗乡一带爆发了“八大股子”反抗沙俄烧杀暴行的斗争。达家沟义合屯至今还保存着抗俄斗争遗址。当年居住在九台苇子沟的农民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修筑了周长为2350米,由八面城墙组成的防御城堡,并铸造土炮,锻造扎枪,以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屠杀和掠夺。如今当地还保存着这座历史遗迹。 早期沙俄帝国主义侵略长春的遗迹,有华俄道胜银行长春支行、二道沟宽城子火车站、沙俄兵营等旧址。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溥仪于长春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长春沦为伪满洲国国都“新京”,固此日伪侵略遗迹遍布全市。座落在光复路的伪满洲国“帝宫”旧址,今已修复,开辟为伪皇宫陈列馆。西部的盂家屯曾为日本关东军100部队驻地,实际上是一座细菌工厂。从1939年建成到1945年日本投降,6年里曾研究制造大量细菌和化学毒品,许多中国人被做为试验品惨遭杀害。当时遗留下来的炼尸炉烟筒、细菌存放仓库等残迹,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铁证。长春市内现存的较好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旧址有20多处。其中伪满洲国国务院、“八大部”、伪中央银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等处旧址已被公布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开始,长春人民就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反帝爱国斗争,原二道沟邮局、长春第二师范学校是中共长春地下党早期活动的地点。在长春,马列主义真理的最早传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29年,原东省特别区十二小学进步教师苏少权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深感国土沧丧的耻辱,怀着满腔热血,绘制的“还我山河”宣传壁画,至今仍保留在宽城区长盛小学校内。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的解放,与国民党反动派在东北地区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解放战争期间,农安、德惠、九台的三下江南战迹地,记录了这段斗争历史。 各个历史时期遗留的文化遗迹,反映了长春的悠久历史和先人创造的业绩,它鼓舞着长春人民,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此处为空白页=]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物志

《长春市志 文物志》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遗址、近、现代遗迹、重要文物、表、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吉林省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