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伊丹公路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地理名称: 双阳——伊丹公路
唯一号: 070133020220000293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066.pdf
地名类型: 道路
层级分类: 陆路
隶属: 长春市

介绍

双伊公路(编号吉1022)从县城交通局门前广场起,西行经郭家、土们岭、石溪河子至伊通县伊丹乡长东线止。双阳境内17.5公里,三级公路标准。前段14.3公里为油路,末段3.2公里为中级砂石路面。全段达到晴雨通车。 此段路是清代驿道,相传为清代乾隆年间京师赴船厂(吉林)大御道的一段。清康熙15年(1676年)开始,为加强对东北地区控制,清政府征集大批劳役,经数年开辟了从京师(北京)经盛京(沈阳)、船厂(吉林)至黑龙江的驿道。苏瓦延站(双阳)是这条驿道上的一个大站。道路走向为本线和乡道双阳至长岭线。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康熙第二次东巡吉林,出北京,经铁岭、开源、西丰、西安(辽源)、伊通,过苏瓦延站,20日到吉林官道,沿大孤山边进边狩猎。二十五日(阳历5月2日)到吉林,作望祀长白山诗。五月四日(阳历6月9日)回北京,往返79日。 民国时期,在古驿道的基础上沿途村屯摊派民工整修,开沟植树。 1934年该路曾裁弯取直,补填路基。1937年、1939年,铺装了砂石路面,成为双阳至伊通的汽车路线。 从1978年起,该路分段进行路基改造。1979年,0至7公里铺装次高级渣油路面,交通量按1500辆/日设计。1980年,在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试铺装4.5公里的乳化沥青试验路段。1982年续建渣油路面2.8公里。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驾驭全局,综述大势,全面反映了长春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历史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