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1895
机构名称: 吉林农业大学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8/001
起始页: 0341.pdf
起始时间: 1959年6月

机构描述

1959年6月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6月15日长春农学院正式改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是根据1959年中央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的全日制和半日制高等学校的通知》精神改名的。新改名的吉林农业大学在师资、设备及校舍建设等方面都有所加强。全校共有教职工1625名,其中教师302名(教授、副教授19名,讲师56名,教员15名,助教157名,中专部教师55名)。共有本科生1490名,农机中专部学生815名。根据专业课性质设教研室36个,各种实验室50余个,并有教学实验农场1个。1959年7月在实验农场区北侧开始兴建新校舍,学校总体规划图是经于克副省长和徐元泉副省长批准的,学校规模为在校生2500人,当年开工的有校部楼、农学系、土化楼、学生宿舍、食堂和兽医院。 1959年全校2000余名师生下放到人民公社、国营农场和校办工厂、农场参加3~6个月的生产劳动。畜牧兽医系的216名学生,51名教师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抢救白城地区瘦弱病畜禽工作,长春地区的马鼻疽检疫工作及家畜疫病预防注射工作。 1960年学校抓了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三者关系的调整。按照1.5:2.58制修订了教学计划,即:在1个学年中放假1.5个月。劳动2.5个月,学习8个月。1960年暑期学校开办了畜牧兽医和农学2个函授专业,学制4年,首批招收函授生349名。1960年夏新校舍主楼主体建成,学生第一宿舍接近完工。 1961年3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吉林特产学院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设经济动物、药用植物和果树园林3个专业。 1961年11月26日,国务院通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为了适应军队培养训练兽医,国务院同意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军事兽医系)交还给军队。原校长兼党委书记何济林,党委第二书记曹荫槐回兽医大学任职。1962年3月移交工作全部结束。将兽医系全体教师及马列、外文、基础课教师106人(其中:正、副教授14人,讲师45人,助教47人),校直单位党政干部、职员84人,工人85人交还给兽医大学。 分校后,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了初步调整,之后步入了紧张的迁往市郊办学的准备工作。在未正式搬迁前基础课、试验课多集中在市内教学,专业课在新建的宿舍楼内授课时间较多。 1962年7月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学生691名,其中农学87名,园艺49名,土壤农化55名,农业生物物理29名,兽医95名,畜牧47名,农机化27名,药用植物150名,经济动物63名,果树园林89名。8月16日吉林省教育厅、农业厅函告:吉林农业大学今后建校规模为在校生保持1600人。设农学、土壤农化、畜牧兽医、农机、特产等5个系。1962年7月,位于长春市郊东环路南的新校舍已有2.3万平方米交付使用,8月以后将农学、土化、牧医3个系的1、2年级学生及校部各单位全部迁到新校舍。3、4、5年级学生暂留“王字楼”授课。1963年8月全部搬到新校舍。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吉林农业大学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1969年在“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形势下,宣传队将吉林农业大学占全校职工总数70%以上的干部教师下放到浑江、东丰、镇赉、抚松、前郭旗等偏远山区和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0年2月8日根据“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要统统搬到农村去”的指示,吉林省革委会决定将吉林农业大学搬迁到前郭旗七家子去办学。春节过后,农学、畜牧2个系下迁人员被安排在七家子农场5公里外的双丰农场。3月中旬学校又将迁去的部分师生招回长春校部,参加“一打三反”运动。1970年5月18日吉林省革委会又决定将吉林农业大学迁到白城市办学,12月初学校基本上迁到了白城市。这两次搬迁,白白地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损失了许多贵重物品设备。在白城办学期间,吉林农业大学从1972年开始又招收了学制为3年的工农兵学员。9月农学、农机、畜牧兽医3个专业招收296名工农兵学员。还办了1个2年制的农业技工班,招收学员120名。1973年9月继续招收工农兵学员,农学、果树、土壤农化、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化5个专业招收学生350人。 1976年6月吉林省委决定把吉林农业大学“一分为三”,按5、3、2比例分解为白城农学院、哲里木盟农牧学院和通化农学院。7月学校干部教师全部被分配到白城、哲盟、通化3所农学院。其中白城农学院分配教师146名,哲里木盟农牧学院分配教师89名,通化农学院分配教师62名。分散办学后,3个农学院在教学、生活上处于了极端困难的状态。“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吉林农业大学惨遭破坏,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1978年3月吉林省革委会决定恢复吉林农业大学。6月学校开始回迁,6月8日吉林农业大学在长春市原校址隆重举行大会,庆祝吉林农业大学恢复成立。吉林农业大学恢复成立之后,教学逐步步入正轨。1978年10月学校在全国第二次统一招生时,9个专业共招新生401名。11月经省委批准将吉林特产学院收回迁至长春,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系,12月招收学生44名。1978年末,学校5个系,11个专业,1977年、1978年2个年级共有在校生843名。1984年6月学校又增设了农畜产品贮藏和加工专业,为学制3年的专科,拟逐步向4年制的本科发展,1987年单独建系。1985年增设了中兽医专业,暂办专科,学制3年,每年招生30名。1985年4月5日畜牧兽医系改为动物科学系。1988年2月经省教委批准在动科系增设3年制的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从1988年暑期开始招生。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长春市志 畜牧业志》

全书翔实记述了长春市畜牧业发展的进程,全书七章,包括畜牧业志、畜牧业资源、畜禽产品及饲料加工、畜牧科技、畜禽疾病的防治及检疫、畜牧业机构。

阅读